题目内容
5.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A. | 用HNO3除去铜粉中混杂的Zn | |
B. | 通入足量Cl2,除去Fe2(SO4)3溶液中的FeSO4 | |
C. | 依次通过溴水和碱石灰,除去CH4中的乙烯 | |
D. | 通过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杂的SO2 |
分析 A.Zn、Cu都与硝酸反应;
B.引入新杂质;
C.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
D.二者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解答 解:A.Zn、Cu都与硝酸反应,应用稀硫酸除杂,故A错误;
B.应用过氧化氢除杂,否则易引入新杂质,故B错误;
C.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可用溴水除杂,故C正确;
D.二者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杂,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5.下列几种物质不能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是( )
A. | 水晶 | B. | 水玻璃 | C. | 盐酸 | D. | 石英 |
13.m mol乙炔跟n mol氢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其达到平衡时,生成p mol乙烯,将平衡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所需氧气的物质的量是( )
A. | (3m+n)mol | B. | ($\frac{5}{2}m+\frac{n}{2}•3p$)mol | C. | (3m+n+2p)mol | D. | ($\frac{5}{2}m+\frac{n}{2}$)mol |
10.下表中实验操作、现象以及所得出的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1mL 2mol•L-1 NaOH溶液加入2滴0.1mol•L-1 MgCl2溶液,再滴加2滴0.1mol•L-1 FeCl3溶液 | 先生成白色沉淀, 后生成红褐色沉淀 | Fe(OH)3比Mg(OH)2 更难溶 |
B | 向NH3•H2O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NH3•H2O和AgNO3 不反应 |
C | 向试管中某溶液加入NaOH溶液 | 试管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蓝 | 溶液中无NH4+ |
D | 浓硫酸加入Cu片后,加热 | 有白色固体生成 | 白色固体为CuSO4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17.关于碱金属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ⅠA族元素都是碱金属元素 | |
B. | 碱金属单质可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 |
C. | 金属钾具有强还原性,K+具有强氧化性 | |
D. | Cs常温下与水反应会发生爆炸 |
14.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牛油、纤维素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
B. | 淀粉可以使碘化钾试纸变蓝 | |
C. | 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 |
D. | 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和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
15.下列电子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