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 |
B. | 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 | |
C. | 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Cl- | |
D. | pH=12的溶液:K+、Na+、CH3COO-、Br- |
分析 A.硝酸钾在酸性溶液中能够氧化亚铁离子;
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偏铝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
C.与铝副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碳酸根离子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
D.pH=1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解答 解:A.H+大量存在条件下,KNO3电离的NO3-能够氧化Fe2+,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AlO2-与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CO32-与氢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该溶液为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K+、Na+、CH3COO-、Br-离子之间不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还是“一定”共存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9.与氢氧根离子(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
A. | CH4 | B. | NH4+ | C. | NH2- | D. | Cl- |
10.能证明铝的金属性比镁弱的实验事实是( )
A. | Al(OH)3能溶于NaOH溶液,而Mg(OH)2不能 | |
B. | 铝的原子半径比镁小 | |
C. | 镁与浓硫酸反应,铝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 | |
D. | 铝的金属光泽不如镁显著 |
7.下列有关能量的判断和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 由C(s,石墨)→C(s,金刚石)-1.9 kJ,可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 |
B. |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更多 | |
C. | 由H+(aq)+OH-(aq)→H2O(l)+57.3 kJ,可知:含1 mol CH3COOH的溶液与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等于57.3 kJ | |
D. | 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285.8 kJ |
14.X、Y、Z、W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Y、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X与Z位于同一主族,Y元素单质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W | |
B. | X、Z、W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顺序为Z<X<W | |
C. | 室温下,含Y元素的盐形成的水溶液其pH<7 | |
D. | Z元素的单质和氧化物均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也能与某种酸反应 |
11.在某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X(g)和1mol Y(g)发生反应:2X(g)+Y(g)═3Z(g)△H,反应过程中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M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 |
B. |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 |
C. | 平衡后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增大 | |
D. | W,M两点Y的正反应速率相等 |
8.反应NO2(g)+CO(g)=NO(g)+CO2(g)△H=+234kJ•mol-1的反应机理为:2NO2=NO3+NO(慢) NO2+CO=NO2+CO2(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大234kJ•mol-1 | |
B. | NO3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
C. | 化学反应速率v(NO2)=2v(CO) | |
D. | 过程1和过程2均为放热反应 |
9.反应2NO2(g)?N2O4(g)+57kJ,若保持气体总质量不变.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浅,c深 | |
B. | 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 | |
C. | b、c两点的平衡常数:Kb=Kc | |
D. | 状态a通过升高温度可变成状态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