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B.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C.Na2O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Na2O是电解质
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产生丁达尔效应

分析 A、根据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B、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可以是金属氧化物;
C、Na2O是离子化合物,熔融电离出钠离子和氧离子;
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

解答 解:A、根据酸分子能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如H3BO3,1个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为3个,但电离出1个氢离子,属于一元酸,故A错误;
B、根据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可知,CO2、P2O5是酸性氧化物,Mn2O7也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Na2O之所以是电解质,是因为其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故C正确;
D、微粒直径在1nm-100nm分散质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小于1nm分散质形成的分散系为溶液,大于100nm分散质形成的分散系为浊液,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的方法,氧化物、酸的分类、电解质和胶体概念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己二酸是合成尼龙-66的主要原料之一.实验室合成己二酸的原理、有关数据及装置示意图如图表:

物质密度(g/cm3熔点沸点溶解性
环己醇0.962g/cm325.9℃160.8℃20℃时水中溶解度为3.6g,可混溶于乙醇、苯
己二酸1.360g/cm3152℃337.5℃在水中的溶解度:15℃时1.44g,25℃时2.3g,易溶于乙醇、不溶于苯
实验步骤如下:
Ⅰ.在三口烧瓶中加入16mL 50%的硝酸(密度为l.3lg/cm3),再加入1~2粒沸石,滴液漏斗中盛放有5.4mL环己醇.
Ⅱ.水浴加热三口烧瓶至50℃左右,移去水浴,缓慢滴加5~6滴环己醇,摇动三口烧瓶,观察到有红棕色气体放出时再慢慢滴加剩下的环己醇,维持反应温度在60℃~65℃之间.
Ⅲ.当环己醇全部加入后,将混合物用80℃一90℃水浴加热约10min(注意控制温度),直至无红棕色气体生成为止.
Ⅳ.趁热将反应液倒入烧杯中,放入冰水浴中冷却,析出晶体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所用50%的硝酸物质的量浓度为10.4 mol/L.滴液漏斗的细支管a的作用是平衡滴液漏斗与三口烧瓶内的气压,使环己醇能够顺利流下.
(2)仪器b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或冷凝管).,使用时要从下口(填“上口”或“下口”)通入冷水.
(3)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NO2,防止污染空气,溶液上方倒扣的漏斗作用是防止液体倒吸.
(4)向三口烧瓶中滴加环己醇时,反应温度迅速上升,为使反应温度不致过高,必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将三口烧瓶置于冷水浴中.
(5)进行该实验时要控制好环己醇的滴入速率,防止反应过于剧烈,否则可能造成较严重的后果,试列举两条可能的后果:反应液暴沸冲出冷凝管;放热过多可能引起爆炸;产生的二氧化氮气体来不及被碱液吸收而外逸到空气中.
(6)为了除去可能的杂质和减少产品损失,可分别用冰水和苯洗涤晶体.
5.2015年5月5日,北京开启“烧烤”模式,气温高达 35℃,臭氧代替 PM2.5 坐上大气 污染物的“头把交椅”.汽车和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因经光化学反应可形成臭氧而被列入北京的污染物排放源清单.氮氧化物处理通常有下列途径:
(1)在汽车排气管内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
①反应 2NO(g)+2CO(g)?2CO2(g)+N2(g)能够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填“>”或“<”).
②根据传感器记录某温度下 NO、CO 的反应进程,测量所得数据绘制出图 1.前1S内平均反应速率v(N2)=2.7×10-4mol/(L.s);第 2S时的X值范围25.2<X<30.6.
③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CO.在t1时刻达到平衡
状态,此时 n(CO)=amol,n(NO)=2amol,n(N2)=bmol.若保持体积不变,再向容器中充 入 n(CO2)=bmol,n(NO)=amol,则此时 v 正=v逆(填“>”、“=”或“<”);
④在t2时刻,将容器迅速压缩到原容积的$\frac{1}{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t3时刻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请在图2中补充画出t2-t3-t4时段N2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
(2)烟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NOx)可与甲烷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无害成分,从而消除污染.
已知:CH4(g)+2O2(g)═CO2(g)+2H2O(l)K1△H=a kJ•mol-1;N2(g)+O2(g)═2NO(g)K2△H=b kJ•mol-1
CH4脱硝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4(g)+4NO(g)═CO2(g)+2N2(g)+2H2O(l)△H=(a-2b)kJ•mol-1; 平衡常数K=$\frac{{K}_{1}}{{{K}_{2}}^{2}}$(K用 K1、K2表示)
(3)C2H4也可用于烟气脱硝.为研究温度、催化剂中 Cu2+负载量对其NO去除率的影响,控制其他条件一定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为达到最高的NO去除率,应选择的反应温度和Cu2+负载量分别是350℃、负载率3%.
(4)工业尾气中氮的氧化物常采用碱液吸收法处理.NO2被足量纯碱溶液完全吸收后得到两种钠盐,同时产生CO2.请写出NO2与纯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NO2═NaNO3+NaNO2+CO2
2.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乙二酸(俗名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实验,并验证分解产物中有CO2和CO.(图中夹持装置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1)装置C中盛放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二酸晶体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
(2)①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2的现象是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证明分解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装置F中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装置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结束后,装置F中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固体.简述检验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的实验方法(已知Cu2O溶于稀硫酸生成铜单质和硫酸铜):取少量固体与试管中,加稀硫酸,若溶液变蓝色,说明有Cu2O,若溶液不变色,则不含有Cu2O
(4)①草酸和草酸钠(Na2C2O4)可以在酸性条件下被KMnO4、MnO2氧化.KMnO4和草酸钠在稀硫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②实验室常用草酸钠标定KMnO4溶液.操作如下:准确称取0.2000g草酸钠,放入锥形瓶中,加100mL稀硫酸溶解,用配置好的KMnO4溶液滴定.当加入1滴KMnO4溶液后,锥形瓶中溶液立即由无色变为紫红色,且30s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重复上述滴定操作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滴定前第一次终点第二次终点第三次终点
滴定管
液面刻度
0.00mL16.02mL16.00mL16.01mL
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式是c(KMnO4)=$\frac{0.2000g×2mol}{5mol×134g/mol×0.01601L}$.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