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酸、碱、盐是三类重要物质.
(1)实验室中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它的质量分数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假设水不蒸发,分析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原因_____.
(2)观察图片,向小试管内滴加水后,除看到氧化钙固体溶解外,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
(3)如图分别是溴化氢(HBr)和乙醇(C2H5OH)在水中的微观示意图.请你结合已有的酸、碱知识,判断溴化氢的水溶液显_____,乙醇的水溶液显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4)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指示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烧杯中溶液的pH | 1.1 | 1.2 | 1.4 | 1.6 | 2.5 | 7.0 | 11.0 | 12.0 |
①若滴加的指示剂是紫色石蕊溶液,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_____色.
②若滴加指示剂是无色酚酞溶液,入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无变化.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填化学式)_____;可能有_____.
【题目】某固体混合物的主要成分有碳酸钙和氯化钙(氯化钙不与盐酸反应).为探究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个小组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
(1)甲组同学按以下流程进行实验:
①操作A的名称_____.
②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可能_____80% 或_____80%(填“>”、“<”或“=”).
(2)乙组的5名同学分别在一个质量为40.00的空烧杯中加入各自称好的固体混合物,然后将质量分数不同的36.50g稀盐酸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如表:(假设反应过程中各物质均没有损失)
组号 | 烧杯及物质的总质量(g) | 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 产生气体的质量(g) |
1 | 42.00 | 2.00 | 0.44 |
2 | 45.00 | 5.00 | 1.10 |
3 | 44.00 | 9.50 | 1.32 |
4 | 46.00 | 9.50 | 1.98 |
5 | 44.00 | 6.00 | a |
表中a=_____g.
【题目】实验室有5种白色固体,老师让化学实验小组同学鉴别这些固体.
(1)调查研究
①5种白色固体分别是:NaOH、Na2CO3、CuSO4、Ca(OH)2和NaHCO3.
②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查阅了NaOH、Na2CO3和NaHCO3的一些性质.
性质 | NaOH | Na2CO3 | NaHCO3 |
溶解性 | 20℃时溶解度109g | 20℃时溶解度21.5g 溶解时放热 | 20℃时溶解度9.6g溶解时放热 |
加热 | 不分解 | 不分解 | 发生分解反应,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
(2)实验探究:同学们的探究报告如下,请你帮助完成.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第一步:在5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的5种白色固体, 分别标上A、B、C、D、E,然后依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并振荡. | A、C、D的溶液为无色;B的溶液为浑浊;E的溶液呈蓝色. | B是_____ E是_____ | |
第二步:向上述A、C、D溶液中分别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 | 三支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均变红. | 结论: _____ | |
第三步:依据如图装置,对A、B、C进行实验. | |||
①加热固体A | B溶液无明显现象. | A是Na2CO3 | |
②待①停止加热后,通过长颈漏斗向C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 C溶液中有气泡产生,B溶液中有气泡逸出并有白色沉淀生成. | B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
第四步:依据如图装置,对B、C进行实验. | 被加热的试管口有无色液滴生成,B溶液中有气泡逸出且溶液变浑浊. | C是_____ 利用排除法得出:D是NaOH |
(3)实验反思:老师引导同学们讨论了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进行全面反思,发现实验结论仍有不确定性,不能确定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请用物理方法继续鉴别.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和结论 |
_____ | 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