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明星稀……而今安在哉?”这几句表达的意思,作者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有表达,其诗句是
3.下面是对第一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怀古从诵古诗句写起,再写目中所见地形,后写古人曹操。
B.“方其”以下8句,是推测,是想像,极力渲染,此即所谓“铺”,是赋之正统写法。
C.“寄蜉蝣”以下8句,表现的是客人的出世思想和消极情绪,这是苏轼所不能赞同的。
D.体现这一段主要内容是的重点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把“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翻译成现代汉语,如果加上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即使……也…… B.只要……,虽然……也……
C.只要……,即使……那么…… D.如果……,虽然……那么……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苏子愀然 愀然: (2)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坐:
(3)而卒莫消长也 消长: (4)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共适: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C.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D.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与枕藉乎舟中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C.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D.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而且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B.在任何大自然的事物中,都能找出最甜蜜温柔,最天真和鼓舞人的伴侣,即使是对于愤世嫉俗的可怜人和最最忧悒的人也一样。
C.这时,我察觉到,但是以后还一直是这样想,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是某种只有它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
D.尽管现在这地方还是冬季,早晚较凉,然而在中午和暖的阳光下,穿毛衣也不嫌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直接了当 恣意 海涵 B.奔放不羁 湍急 申说
C.愤世嫉俗 惬意 既便 D.返老还童 嘶鸣 赌搏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一组是
A.暴雨 瀑布 爆满 曝背谈天
B.赖帐 懒惰 水濑 万籁俱寂
C.按捺 纳税 木讷 方凿圆枘
D.皎洁 缴纳 狡兔 矫揉造作
20、(本题16分)已知函数
(1)试求所满足的关系式;
(2)若, 在为增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3)若,方程在有唯一解,求a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