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各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1)为什么: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各个民族之间只有大小、强弱、发展程度上的区别,而绝无优劣之分。无论哪个民族都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过贡献。
(2)怎么样:第一,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现了平等。第二,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第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
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民族的四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在民族形成过程中,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是首要的前提条件,为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提供了地理空间和物质基础;而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又促进了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的发展。
考点2
2.共同语言是民族成员进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活动和交往的工具。共同地域是民族生存、生活的自然环境,也是民族与民族、部落等共同体的重要区别;共同经济生活是民族内部的经济联系;共同心理素质主要表现在共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方面,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的特点。
1.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是其基本特征。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标志着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
第三部分:民族宗教
考点1
3.如何贯彻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是对贯彻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提出的根本要求,也是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内涵的精神实质。
2.三者关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整体,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2.党的基本路线
①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
②党的这条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一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合乎国情、深得民意的正确路线。
③基本路线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具有总览全局的指导性,二是具有一定历史时期的稳定性。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 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决定了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巩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⑤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坚持改革开放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实行改革开放,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考点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