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一题找答案解析太慢了
下载作业精灵直接查看整书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2、如果用溴水检验乙烯,此时还有必要将气体先通入水中吗?

不需要,因为乙醇不干扰乙烯的检验。

[疑难解析]

说明:

说明:

(1)氟氯代烷是含有氟和氯的烷烃衍生物(商品名为氟得昂),它们性质稳定、无毒,具有不燃烧,易挥发、易液化等特点。

(2)氯、溴的氟代烷可对臭氧层产生破坏作用,形成臭氧空洞。

例1. 下列化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A、①②       B、②③④       C、②      D、①②③④

解析:卤代烃在发生消去反应时,有两种共价键断裂(C-X、C-H),并且断裂发生在碳卤键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由此可知,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对分子结构的要求:必须是与卤原子相连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连有氢原子的卤代烃才能发生消去反应,而不是所有的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本题①③④卤代烃的相邻碳原子上没有连接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而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只断裂一种化学键,对分子结构没有什么特别要求。只要是卤代烃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是所有卤代烃的通性。

答案:C

例2. 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水解,这是一个典型的取代反应,其实质是带负电荷的原子团取代了卤代烃中的卤原子。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CH3CH2Br跟NaHS的反应                    

(2)CH3CH2I跟CH3COONa的反应                    。 

(3)CH3CH2I跟NaCN的反应                   

解析:由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的实质可知:⑴HS取代溴生成CH3CH2SH;⑵CH3COO取代I生成CH3CH2OOCCH3;⑶CN取代I生成CH3CH2CN。

答案:(1)CH3CH2Br+NaHS→CH3CH2SH+NaBr

      (2)CH3CH2I+CH3COONa→CH3CH2OOCCH3+NaI

      (3)CH3CH2I+NaCN→CH3CH2CN+NaI

例3. 请以溴乙烷为原料合成1,2-二溴乙烷,写出设计方案及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简单有机物的合成,可用例推法求解。现要合成1,2-二溴乙烷,先要制得乙烯,而乙烯可由题中所给的溴乙烷在醇溶液中消去得到

答案:设计方案:由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制得烯,再通过烯的加成获得二卤代物:

CH3CH2Br+NaOH→CH2=CH2+H2O+NaBr

CH2=CH2+Br2→CH2Br-CH2Br

例4. 某液态卤代烷RX(R是烷基,X是某种卤素原子)的密度是a g/cm3。该RX可以与稀碱溶液发生水解反应生成ROH(能与水互溶)和HX。为了测定RX的相对分子量,拟定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量取该卤代烷b mL,放入锥形瓶中。

②在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稀氢氧化钠溶液,塞上带有长玻璃管的塞子,加热,发生反应。

③反应完成后,冷却溶液,加稀硝酸酸化,滴加过量硝酸银溶液得到白色沉淀。

④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固体c 克。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                     

(2)步骤④中,洗涤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沉淀上吸附的      离子;

(3)该卤代烷中所含卤素的名称是       ,判断的依据是       

(4)该卤代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列出算式);

(5)如果在步骤②中,加硝酸的量不足,没有将溶液酸化,则步骤④中测得的c值(填下列选项代码)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大小不定

解析:本题的实验原理是: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和卤离子的检验。

(1)因RX(属有机物卤代烃)熔沸点低,加热时易挥发,所以装置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是防止卤代烃挥发或冷凝回流

(2)醇ROH虽然能与水互溶,但不能电离,所以沉淀AgX吸附的离子只能是Na+、NO3和过量的Ag+

(3)因为所得AgX是白色沉淀,所以该卤化烃中所含卤素的名称是氯

M=143.5ab/c

(5)若加硝酸的量不足,未将溶液酸化,则沉淀中还有AgOH转化为Ag2O沉淀,故测得的c值将增大。

答案:(1)防止卤代烃挥发或冷凝回流;

(2)Na+、NO3和过量的Ag+

(3)名称是氯,依据是AgX是白色沉淀

(4)M=143.5ab/c

(5)偏大

[典型例题]

例1. 检验溴乙烷中是否有溴元素,主要的实验方法是(   )

A. 加入氯水后振荡,看水层里是否有棕红色的溴出现

B. 加入硝酸银溶液,再加稀硝酸,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 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 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用过量稀硝酸中和过量碱后,再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例2. 已知有机物A与NaOH的醇溶液混合加热得产物C和溶液DC与乙烯混合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反应生成的高聚物。而在溶液D中先加入硝酸酸化,后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为(   )

A.    B.

C.    D.

例3. 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

A. 加成→消去→取代            B. 消去→加成→水解

C. 取代→消去→加成            D. 消去→加成→消去

例4. 在实验室鉴定氯酸钾晶体和1-氯丙烷中的氯元素,现设计了下列实验操作程序:①滴加AgNO3溶液;②加NaOH溶液;③加热;④加催化剂MnO2;⑤加蒸馏水过滤后取滤液;⑥过滤后取滤渣;⑦用HNO3酸化。(1)鉴定氯酸钾中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填序号)。(2)鉴定1-氯丙烷中氯元素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填序号)。

分析:鉴定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元素,应将样品中氯元素转化为Cl-,再转化为AgCl,通过沉淀的颜色和不溶于稀HNO3来判断氯元素。鉴定1-氯丙烷中氯元素实验的关键是在加入AgNO3溶液之前,应加入HNO3酸化,以用于中和NaOH溶液,防止NaOH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对实验产生干扰。

答案:(1)④、③、⑤、⑦、①。(2)②、③、⑦、①。

例5. 在有机反应中,反应物相同而条件不同,可得到不同的主要产物。下式中R代表烃基,副产物均已略去。

请写出实现下列转变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特别注意要写明反应条件。

(1)由CH3CH2CH2CH2Br分两步转变为CH3CH2CHBrCH3

(2)由(CH3)2CHCH═CH2分两步转变为(CH3)2CHCH2CH2OH

例6. 卤代烃在NaOH的存在下水解,这是典型的取代反应,其实质是带负电的原子团(例如等阴离子)取代了卤代烃分子中的卤原子。例如:

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溴乙烷跟NaHS反应

(2)碘甲烷跟反应

例7. 某液态卤代烷RX(R是烷基,X是某种卤素原子)的密度是。该RX可以跟稀碱发生水解反应生成ROH(能跟水互溶)和HX。为了测定RX的相对分子质量,拟定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准确量取该卤代烷6mL,放入锥形瓶中。②在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稀溶液,塞上带有长玻璃管的塞子,加热,发生反应。③反应完成后,冷却溶液,加稀酸化,滴加过量 溶液,得白色沉淀。④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得到cg固体。回答下面问题:

(1)装置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步骤④中,洗涤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沉淀上吸附的___________离子。

(3)该卤代烷中所含卤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4)该卤代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列出算式)。

(5)如果在步骤③中加 的量不足,没有将溶液酸化,则步骤④中测得的c值(填下列选项代码)___________。

A. 偏大 B. 偏小 C. 不变 D. 大小不定

分析:本题是定性和定量实验的综合,考察的是卤代烃的卤原子的鉴别实验。在步骤③中,若加的量不足,则 会与反应生成(最终转化为)沉淀,这样生成的沉淀中因混有而使其质量偏大。

答案:(1)防止卤代烷挥发(或冷凝)。(2) 。(3)氯;得到的卤化银沉淀是白色的。(4) 。(5)A。

 0  7334  7342  7348  7352  7358  7360  7364  7370  7372  7378  7384  7388  7390  7394  7400  7402  7408  7412  7414  7418  7420  7424  7426  7428  7429  7430  7432  7433  7434  7436  7438  7442  7444  7448  7450  7454  7460  7462  7468  7472  7474  7478  7484  7490  7492  7498  7502  7504  7510  7514  7520  7528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