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第四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重庆市云阳中学2009届高三上期周练三)东晋葛洪对道教的发展表现在 C
A.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 B.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
C.结合儒家经典改造道教
D.将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和道教学说结合
2.(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2009届三次月考)下列史实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A
①采用九品中正制选用官吏
②纸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
③道教变成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宗教 ④汉字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联考)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文化呈现承上启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A
①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②创制出白瓷,为制瓷业开辟了广阔前景
③张扬个性和对异域文化的认可 ④诗歌完成向七言诗的过渡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河南省郾城高中2009届高三上期第四次月考)“神之于质,犹(锋)利之于(刀)刃;……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这段话出自 D
A.《论衡》 B.《抱朴子》 C.《缀术》 D.《神灭论》
5.(北京市东城区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质检)河南嵩山少林寺有一方石碑,碑正中佛祖释迦牟尼、孔子、老子三个头像合在一起浑然一体,体现了儒释道三教和谐共处的趋势。下列相关信息中,反映了这一趋势的是 C
①西汉末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内地 ②东汉时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结合形成道教
③东晋葛洪结合儒家思想改造道教
④南朝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建道教神仙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甘肃省兰州一中2009届高三三次月考)下列作品不属于“建安文学”的是 D
A.《蒿里行》 B.《七哀诗》 C.《悲愤诗》 D.《桃花源诗》
7.(湖北省黄冈市蕲春一中2009届高三上期四次测试)宋代《宣和画谱》称赞顾恺之“天才杰出,独立无偶,妙造精微”。顾恺之绘画艺术的特点是 B
A.虽不备该形似,而妙有气韵
B.布局严密、线条浏畅,人物栩栩如生
C.骨气奇伟,规模宏远
D.善画塔庙,超越群工
8.(福建省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质检)我国历史上采用多种纪年法。《兰亭序》载:“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文中“永和九年”属于 B
A.公元纪年 B.年号纪年 C.干支纪年 D.朝代纪年
9.
(广东省湛江二中2009届高三下期2月月考)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大家曾对一种书法形式作出如下的描述“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与这位书法家的描述相符的书法形式是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