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节:鸦片战争
1.(广东省中山一中2009届高三二次统测)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B
A.历史传统的不同 B.生产方式的不同
C.生活习俗的不同 D.宗教信仰的不同
2.(陕西省咸阳中学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有人认为:鸦片战争“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对这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D
A.反映了对两次鸦片战争实质的思考 B.道出了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意图
C.作者是站在西方殖民主义立场上的 D.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反对鸦片贸易
3.(山东省聊城一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B
A.邓世昌 B.林则徐 C.洪秀全 D.孙中山
4.(湖南省张家界市2009届高三11月联考)以下是19世纪30、40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数据对比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C
|
中国 |
英国 |
步枪 |
射程100米.射速1-2发/分钟 |
射程200米、射速3-4发/分钟 |
火炮 |
泥模制造、炮管杂质多、气孔气泡多 |
铁模制造、镗床切削、膛壁光滑 |
火药 |
硝量过高、杂质过高、颗粒粗糙 |
标准火药配方(硝78%、硫8%、碳14%) |
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B.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
C.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D.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差距
5.(湖南省张家界市2009届高三11月联考)据英国官方材料,在1837年7月到1838年6月,中国从英国的进口总值是560万英镑,其中鸦片占60%。这年中国对英国的输出总值是310万英镑。对这种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D
A.鸦片是英国对华贸易的主要商品 B.英国在中英贸易中处于顺差地位
C.英国在正常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 D.中国已经变成英国工业品倾销市场
6.(湖南省张家界市2009届高三11月联考)“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B
A.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都很丰富 B.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需要
C.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建立的需要
7.(湖南省张家界市2009届高三11月联考)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B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8.(江苏省启东中学2009届高三12月月考)马克思说:“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充实英国国库。”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D
①鸦片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资金(本) ②鸦片贸易扭转了中英贸易中英国的出超局面 ③鸦片贸易摧残了人们的生命和道德 ④鸦片贸易是罪恶的行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安徽省合肥市2009届高三上期一次质检)260多年前,瑞典商船“哥德堡号”来华经商,带走大量货物,可惜回航沉没。你认为船上运载的物品产自中国的可能有 D
①茶叶 ②丝绸 ③鸦片 ④五彩瓷 ⑤咖啡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10.(山东省聊城一中2009届上期期末综测)1842年后,英国的一所蜡像馆里陈列了一尊林则徐的坐像,仪态庄严,膝上摊开一本用中英文写的《禁烟条例》,这说明 A
①禁烟运动得到英国政府的赞同 ②禁毒对人类文明有贡献
③林则徐的开明和爱国精神受到尊重 ④禁毒成为当时世界共识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北京市海淀区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练习)“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依据材料判断,禁烟运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B
A.整肃吏治,消除官场的腐败 B.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机
C.整顿海防,打击英国的入侵 D.打击鸦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贸收入
12.(河南省豫南七校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正经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这说明林则徐 A
①维护清朝律令 ②严厉禁绝鸦片 ③鼓励正常贸易 ④注意区别对待外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3.(湖北省黄冈市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鸦片战争后,清廷大小官员曾分析过战争失败的原因,其中,代表皇帝在《南京条约》上签字的耆英认为,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官民深刻的矛盾,老百姓不支持国家以及国家军队;敌人武器过于强大,而中国的武器太弱。这充分说明耆英 C
A.认识到了中西方制度对比的巨大差距
B.认清了世界资本主义扩张的态势
C.认识到了敌强我弱的现实,看到了“我弱”背后的深刻根源
D.认识到了腐朽的旧官僚体系不适应时代的潮流
14.(山西省太原市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调研)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这样一道奏折:“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敌,……”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B
A.清朝大兴文字狱导致的后果 B.由于实行闭关政策,清朝统治者闭目塞听
C.林则徐与其他封建官僚有明显区别 D.林则徐是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5.(江苏省常州市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相巴麦尊的信中说:“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 (棉织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这里的“两国关系的改善”是指 B
A.保护鸦片走私 B.发动战争,迫使中国屈服
C.两国建立正常的贸易关系 D.切实改善中英两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