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节:秦朝的统治
1.(河南省实验中学2009届高三二次月考)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墓,出土距今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D
A.据玉面人的年代推算,应为母系氏族时期 B.青铜器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
C.商周时期出现青铜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 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人最早应是秦国人
2.(山西省大同一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说:“秦(朝)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在政治方面,秦朝给中国“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记”的是 D
A.三公九卿制度 B.郡县制
C.刺史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3.(湖南省湘潭一中2009届高三上期10月月考)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
4.(安徽省合肥八中2009届高三三次月考)“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为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史记集解》)材料反应了 B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5.(福建省福州三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 “夏、商、周、汉封建(封邦建国)而延,秦(朝)郡邑而促”的说法之所以是错误的,原因在于 C
A.没有看到秦统一的历史贡献
B.认为秦不是封建社会
C.把秦亡原因归于郡县制 D.没有指出秦的暴政
6.(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是 D
A.主张中央集权 B.反对中央集权 C.主张郡县制 D.反对郡县制
7.(湖北省宜昌一中2009届高三12月月考)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标设计体现了中国悠久的文化。下图为其中的一组图标,你认为它的设计构思取材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哪一种字体? C

A.行书
B.隶书 C.篆书 D.草书
8.(山东省淄博市2009届高三上期期中)“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B
A.春秋战国
B.秦汉
C.汉代
D.唐宋时期
9.(山东省聊城一中2009届上期期末综测)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里第一次“革命”是 A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B.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
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D.制定完备的选拔官吏制度
10.(山西省大同一中2009届高三第三次考试)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11.(四川省乐山市2009届高三上期一次调研)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B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12.(广东省湛江二中2009届高三下期2月月考)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如王国维《秦郡考》考证共有48郡,谭其骧《秦郡新考》推定为46郡。某同学在考证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时,收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D
A.《汉书》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 C.史家的研究论文 D.秦简的记载
13.(河北省冀州中学2009届高三上期期末)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尚农除末,黔首是富”定为基本国策,刻在琅琊台石壁上,并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这一政策指的是 C
A.休养生息政策 B.无为而治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划疆分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