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专题是高考的重点内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是高考的重点。
高考对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全球化趋势的综合评价及对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的考查。其中对全球化趋势评价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全球化的本质”、“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不同影响”、“运用全球史观分析问题”等角度展开。
2009年高考备考除继续关注上述问题外,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美洲与亚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等命题相对较少的内容也作为备考的重点。具体说应注意以下问题:
(1)通过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组成部分及其历史作用的准确把握,客观评价二战后建立起的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2)通过归纳整理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合组织等基础知识点,明确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通过对这三大区域性经济组织的比较,应归纳其各自的特色和在本地区所起的作用。
(3)通过对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发展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基本内容的把握,学会运用历史和辨证的眼光来认识世界经济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利弊共存问题,充分认识: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历史形势下,中国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追赶发达国家,促进中国经济的更快发展与繁荣。
(4)通过对全球化趋势三个阶段内容的归纳整理,综合分析促成全球化趋势出现、发展、加快的原因;通过对全球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把握,学会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来解决具体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能力。
(5)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应形成两个认识: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