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材料一: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吴于瑾、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 86000 家企业破产, 5500 家银行倒闭,失业人数由不足 150 万猛升到 1700 万以上,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当选为美国第 32 届总统。他针对当时的实际,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大刀阔斧地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机的政策措施,历史上被称为“新政”。
--据《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1929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后,各国相继通过放弃金本位,对内贬低币值,对外压低汇价,使本国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价格低于外国商品,以争夺市场。其后,进一步结成货币集团,如20世纪30年代的“英镑集团”、“美元集团”、“金集团”等,40年代的“英镑区”“美元区”“法郎区”等,彼此对立,互相排斥。货币战争使外汇市场陷于极度混乱,国际贸易受到严重阻碍。
--据《货币战争》
材料四、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2008年4月12日在博鳌论坛举行的“金融改革与创新”分论坛上说。“监管机构必须站在市场的身边,随时做好准备。美国次贷危机给中国的一个启示就是监管和监控是非常重要的,不能相信‘放任自由经济’。”--据上证报
问题:(共12分)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它产生的社会背景是?(3分)
(2)20世纪30年代这一经济理论受到了怎样的冲击?美国又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新模式?
(4分)
(3)美国成功摆脱经济危机对二战后英德两国经济政策有怎样的借鉴?(2分)
(4)结合材料三,说明二战后世界金融贸易领域是怎样吸取这一危机教训的?(2分)
(5)材料四表达了怎样的观点?(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