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课上,老师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1) 我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装置来验证,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
小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
(2)小余同学认为可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我来帮他完成:
|
实验步骤和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1 |
![]() |
|
C02和NaOH 确实发生了 化学反应 |
方案2 |
|
|
写出方案2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2.下表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
气体成分 |
氮气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其他气体 |
空气中的气体(%) |
78 |
21 |
0.03 |
0.07 |
0.9 |
呼出的气体(%) |
78 |
16 |
4 |
1.1 |
0.9 |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
实验步骤 |
验证依据 |
(1) |
|
(2) |
根据
判断CO2含量不同 |
(3) |
根据
判断O2含量不同 |
(4) |
根据
判断水含量不同 |
1.下表是生活中常见金属的部分性质。
颜色、状态 |
硬度 |
密度 |
熔点 |
导电性 |
导热性 |
延展性 |
银白色固体 |
较软 |
2.70g/cm3 |
660.4℃ |
良好 |
良好 |
良好 |
该金属投入盐酸中,可以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试推断金属可能的一种用途 ;
(2)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铜 (填“强”或“弱”)
(3)请自选试剂,设计实验探究该金属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并完成下表:
你的一种猜想 |
验证方法 |
现象 |
结论 |
假设该金属比铁活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