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认识几种物质和两个化学变化的现象,要求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
疑难解析
本节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运用上述概念来判断实际变化.
例1 “镁带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和“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一种不同于镁的白色粉末”.这两句话中哪一句描述镁的化学性质?哪一句是描述镁发生化学变化?
分析:“镁带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氧化镁”是说明镁的一种化学性质,它有燃烧这种化学性质,而不说明这种变化有没有发生.“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不同于镁的白色粉末”这句话讲的化学变化,说明镁正在发生化学变化或已发生,指的是一个动态过程.
同学们在学习时应该认识: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化学性质只是在化学变化中才会表现出来,有一种化学性质才会发生相应的化学变化.
解答:前一句属于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后一句描述物质的化学变化.
例2 怎样观察和描述化学变化?
分析:镁带的燃烧,通过观察后应描述成:“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镁带,在点燃的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的固体(氧化镁).”
切忌只观察变化的现象,或只用变化中的现象来描述化学变化.
解答:观察和描述化学变化一般为三个阶段:
变化前--反应物的颜色和状态;变化中--变化的条件和现象;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和状态.
典例精评
例1 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A.镁带燃烧 B.食物腐败
C.汽油挥发 D.矿石粉碎
分析: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依据只能是“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回答为什么时,常常犯的毛病是只把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定义说一遍,或者笼统地说:“因为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或者“因为有其它物质生成,所以是化学变化”.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解答:A.镁带燃烧后生成了不同于镁的氧化镁新物质,所以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B.食物腐败后,均有腐臭气味和酸味物质产生,它们是不同于食物的新物质,所以食物腐败属于化学变化.C.汽油挥发只是汽油由液态变为气态,汽油和汽油蒸气是同一种物质,所以汽油挥发是物理变化.D.矿石粉碎只是矿石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变成别的物质,所以矿石粉碎是物理变化.
例2 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001年青海)
A.玻璃破碎
B.水结冰
C.铁钉生锈
D.酒精挥发
分析:判断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同学首先要熟悉这些变化,然后,根据它们的定义来进行判断.A、B、D三个变化中,变化前后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不变,也就是说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都是物理变化;C中铁锈与铁是不同的物质.
解答 C.
考点预测:
本节中考热点: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来判断常见的变化.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例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001年上海)
A.家庭自制冰块
B.牛奶变酸
C.糯米酿制酒
D.火柴燃烧
分析: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在上述变化中,牛奶变酸有酸味的物质不同于牛奶是新物质;酒与糯米不是同种物质;火柴燃烧后生成的灰烬不能再燃烧,所以都是化学变化.
解答:A
例2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2001年江西)
A.发光发热
B.生成其他物质
C.颜色状态变化
D.有气体逸出
分析:本题直接考查化学变化的概念,化学变化是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A、C、D三个选项中 ,只说明了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现象.
解答:B

[同步达纲练习]
基础知识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