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实验探究:
某科学家在科学实验时,不慎将稀盐酸溶液洒到身旁盆花的花瓣上,他惊奇地发现花瓣的颜色发生了改变。于是他想到植物的叶子是否可以用来指示溶液的酸碱性呢?他作了一系列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设想,结果发明了用花瓣做酸碱指示剂的方法。
请问:如果是你,你将会设计出一些什么试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设想呢?请将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填入下表:
设想 |
实验内容 |
观察到的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1)是否酸溶液都可以使该花瓣变色呢 |
(1)将其他酸溶液也分别滴到该花瓣上 |
花瓣的颜色也发生同样的改变 |
该花瓣可以用来检验某溶液是否是 溶液 |
(2)NaOH溶液是否也可以使花瓣变色呢? |
(2) |
花瓣的颜色果然发生了不同于酸的改变 |
|
(3)是否所有碱溶液都可以使该花瓣变色呢? |
(3) |
|
|
26.下图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统计的1999年全国降水污染状况,图中的数据为降雨的 pH。回答下列问题:
(1)降水酸性最强的地区是____。
(2)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
测定时刻 |
5:05 |
5:10 |
5:15 |
5:20 |
5:25 |
5:30 |
5:35 |
pH |
4.95 |
4.94 |
4.88 |
4.86 |
4.85 |
4.85 |
4.85 |
由此可见,在测定期间内,该地区降雨的酸性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
(3)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个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煤中含有硫元素)。另外这一地区的生活燃料主要是煤,还有液化石油气。形成这一地区酸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__产生的SO2污染了空气;为了减少该地区酸雨的发生,采取相应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有其他的物质生成”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但在实际化学反应中,一些典型的现象也能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请根据你对化学变化事实的了解,填写下表:
发生化学变化的实验 |
主要实验现象 |
(1)将洁净的铜丝插入盛有Hg(NO3)2溶液的试管里 |
|
(2)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3) |
有气泡产生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