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解析]

 [例题1]某探险家牵着自己的狗进入一个山洞去探险。当走进洞底时,他发现狗突然晕倒在地。试简要回答:  (1) 用你所学过的知识解释其原因;  (2) 在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后,他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收集一集气瓶洞底的气体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

 答:(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解析:当走进洞底时,狗突然晕倒在地而人没有出现这种现象,说明在洞底存在不能供给呼吸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用最简单的方法收集一集气瓶洞底的气体应联想到气体的收集方法。

 答案:(1)洞底存在不能供给呼吸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  (2)在洞外把集气瓶装满水盖上玻璃片,拿到洞底,将水倒出后盖上玻璃片。

 [例题2] 1试根据下图回答(A-G为接口代号,甲-戊为装置代号)    (1)写出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    ①_____ ②_____。

 (2)制取氢气应选用装置_____。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应选用装置_____,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应选用的装置_____。

 (3)用浓盐酸跟锌粒反应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氢气时,装置的接口顺序为__________.

 解析:此题就是一道实验仪器连接的习题。结合此题我们来总结一下这类题的步骤。制取纯净的氢气应先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后除去水蒸气。相反操作氢气中还混有水蒸气。制出气体后先除去气体中的杂质再干燥气体。装置接口时导管应长进短出。实验仪器连接步骤: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质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净化剂和干燥剂的选择:原则是被净化或干燥的气体不与净化剂和干燥剂反应,也不能引入新杂质。

 答案;(1)①  试管   ② 酒精灯 ;(2) 乙、 丁、戊;(3) BGFDEC

 [例题3]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出现下列异常现象:  ①事先已检验、证明通入装氧化铜的试管中的氢气是纯净的,但在加热试管中的氧化铜时却发生了爆鸣。  ②试管中有亮红色金属出现时,试管底部破裂。  ③试管中的氧化铜粉末全部变红后,有逐渐变黑。  试从操作和装置等方面考虑,简述产生上述三种异常现象可能的原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现象是否真正理解,能否对实验时产生异常现象进行分析,找到原因。考查了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答案:(1)试管中空气未排尽就开始加热。  (2)试管口可能向上倾斜,实验时产生的水倒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3)先停止通氢气,后停止加热或未等试管冷却就停止通氢气,使生成的铜被氧化。

 [例题4]下列使用量筒量取液体的操作中,读出的体积数与液体实际体积数有何偏差?  (1)视线从斜上方俯视量筒的刻度,与液体凹面最低处成一直线;  (2)量取前先用蒸馏水将量筒涮洗一次,然后按正确方法量取读数;  (3)将量筒放在烘干箱内加热烘干,然后取出量取液体;  (4)量筒放置在略斜的坡面上,向无刻度一方倾斜。

 思路:量筒是量取液体体积的仪器,每一只量筒上刻度所表示的体积数是该温度时这只量筒对应的容积数。当量筒温度升高时,其容积增大,其对应刻度值偏小;量筒降温时,容积变小,刻度值比量筒实际容量偏大。  使用量筒前量筒应是清洁干燥的,用蒸馏水刚冲洗过的量筒内附有少量蒸馏水,在量度液体时使实际量得的液体偏小;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放平,当液体凹面最低处与刻度在同一水平线上,液体体积恰好与刻度表示的体积相等。若量筒倾斜向无刻度一方,则刻度的位置升高造成读数偏小;  读数时,若俯视刻度,则所读数值比实际体积数偏大。

 解答:(1)偏大;(2)偏大;(3)偏小;(4)偏小。

 [例题5]将含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固体样品提纯,某学生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溶液,使氯化钾转化为沉淀。  (3)对混合液进行过滤,过滤装置和操作如图,指出图中的两处主要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从滤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可选用的两种结晶方法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本题是除去固体中的杂质的问题。固体混合物有两类:一类是一种可溶物质含有不溶性杂质,可采用粗盐提纯的方法和操作;如果杂质本身可溶,但可用化学方法使其转化为不溶物,也可以采用上述方法,本题就是此种类型。另一类是固体都溶于水,都不容易转化为沉淀,则采用重结晶法。

 本题中要除去KNO3中的KCl,这两种化合物都溶于水,用过滤法不能直接分离。但可以用加入AgNO3的方法使KCl转化为AgCl沉淀,然后用过滤法除去。

 过滤是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最有效的方法,过滤操作是分离的关键,必须掌握正确的操作,并能分析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成果,从而能从过滤失败的结果中找出失败的原因加以改正。

 在混合物的分离和其他实验中玻璃棒都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有:①搅拌,如固体溶解等;②引液,如过滤等;③点滴,如测pH值等;④转移固体,如精盐转移等。在不同场合,所起作用不同。

 分离两种固体的实验方案为:溶解→转化→过滤→结晶;

 解答:(1)加速固体样品溶解;  (2)加入AgNO3溶液; AgNO3+KCl=AgCl↓+KNO3

 (3)①装置安装错误:没有使过滤器的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滤液不能沿烧杯壁流下,可能引起迸溅,造成污染,漏斗口也不能插入滤液中,以防止滤液污染。    ②操作错误:不能直接将浑浊液倒入过滤器中,这样可能造成液体冲破滤纸,使过滤失败,应使用玻璃棒引流。

 (4)①加热蒸发溶剂法;②冷却热硝酸钾饱和溶液法。

 [例题6]在空白处简要地写出由于实验操作而引起下述后果的原因:用洗净的仪器进行过滤操作时,滤纸未破损,经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过滤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主要为:①过滤器的制作和过滤装置的安装问题,如滤纸边缘是否比漏斗口低,滤纸与漏斗间是否紧贴,漏斗下端是否紧靠烧杯内壁等;②过滤操作的问题,如是否用玻璃棒引流,倒入漏斗内液体的液面是否低于滤纸边缘。滤液是否澄清等。以上各问题的后果可能相同,也可能有差别,要具体分析。  当用洗净的仪器进行操作时,如果滤纸无破损,则造成滤液浑浊一定是因为浑浊液未经过滤纸过滤而直接进入烧杯,造成这种后果的操作有:浑浊液进入过滤器时玻璃棒没靠在滤纸上而是靠在漏斗中没有滤纸的地方,浑浊液沿漏斗壁与滤纸中间流下;倒入过滤器内的液体过多,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体未经过滤直接由漏斗与滤纸间缝隙流下。

 解答:倒入过滤器内液体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玻璃棒未停靠在滤纸上而是靠在漏斗内无滤纸处,造成浑浊液直接从滤纸与漏斗间流下。

 [例题7]简要回答在实验室做下列实验时,是由于什么操作引起了题中指出的不良后果。  (1)点燃酒精灯时,灯内有酒精但不着火。  (2)熄灭酒精灯时,灯内外一起燃烧。  (3)用蒸发皿加热食盐水时,食盐水飞溅。  (4)用蒸发皿蒸发食盐水时,食盐晶体从蒸发皿内迸飞出来。

 思路:(1)灯芯不燃烧可能是含水分过多,或灯芯顶端全部烧焦不易着火。  (2)酒精灯内外一起燃烧,因为灯内酒精蒸气太浓,在不正确的熄灭操作中被引燃。  (3)蒸发皿内液体飞溅是受热不均造成的。  (4)晶体飞迸是因食盐水已全部失水再受热而导致小晶体各部位受热不均或水蒸气冲击而引起的。

 解答:(1)使用酒精灯后,未及时盖上灯帽,酒精挥发,灯芯内积存水分过多,或酒精灯内无酒精或量过少仍然使用,造成灯芯严重焦化,燃点升高而不易点燃。

 (2)熄灭酒精灯时未用灯帽盖灭,而是用嘴吹或用扇子之类去煽,造成灯内酒精蒸气外逸,被歪倒的火焰引燃,灯内外火焰相连。

 (3)用蒸发皿蒸发食盐水时,未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或搅动不均,使蒸发皿内液体受热不均,造成局部瀑沸而飞溅。

 (4)用蒸发皿加热食盐水制精盐时,如蒸发皿内出现较多量的食盐晶体时即应停止加热,用蒸发皿余热使剩余少量液体蒸干,如果仍继续加热,附着在晶体上的少量水与热蒸发皿接触即爆沸;产生的气流把晶体颗粒掀飞,被封闭在小颗粒之间的水变成蒸气能使晶体爆裂;无水晶体各面受热不均,也会发生飞迸现象。

 [例题8]如图所示是学生设计的在实验室里制取氢气,并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和操作示意图。根据该图回答问题:  (1)该装置和操作中有哪几种是错误的?有什么后果?  (2)应如何加以改正?  (3)进行该实验时,有以下各步操作:

 ①点燃酒精灯B,②向试管D的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硫酸,③向试管D中加入锌粒,④向试管C中加入氧化铜并固定好,⑤将带长颈漏斗的胶塞安装在试管D上,⑥将试管D上的导管伸入试管C中通入氢气,⑦观察,反应进行到试管C中氧化铜全部被还原成铜,⑧停止通氢气,⑨撤去酒精灯B,使试管C冷却到室温,⑩整理。

 以上各步操作中,还缺少哪步必须的操作?如有,请接着写操作编号 ⑾……,然后写操作内容。这些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思路:对于装置的错误应从各仪器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去检查,如长颈漏斗、导管、酒精灯的作用,试管安装方向的作用等;对于操作步骤应以保证反应能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的为标准。无论是装置还是操作,除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外还要保证实验的效果和安全。

 解答:(1)①试管D上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没有伸入液面下,起不到封闭作用,会造成生成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②导气管前端伸入试管D内过长,防碍生成的气体从导管排出,产生的泡沫可能阻塞导管;③酒精灯A是不应使用的,D中的反应不需加热,加热可能引起爆炸事故;④试管C的管口不应比试管底部高,这样会造成反应生成的水在试管口凝结后倒流回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⑤酒精灯B没有使用外焰加热,火焰没有集中加热放药品的部位。

 (2)①将长颈漏斗下端伸入到液面以下;②将导管提起一些,使管口略伸过胶塞即可;③撤去酒精灯A;④使试管C的底部略高于试管口;⑤用酒精灯B的外焰,在预热后集中加热放药品部位。

 (3)缺少的操作为: ⑾检验氢气的纯度; ⑿检验装置D的气密性;    正确操作顺序是: ⑿③⑤④②⑾⑥①⑦⑨⑧⑩。

 [相关练习]  1、加热时,应把受热物质对准酒精灯火焰的  A.焰心 B.内焰 C.外焰 D.内,外焰均可以

2、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手托稳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C.取液体药品时,取液量不应少于试管的1/2,然后进行实验  D.用天平称量时,应把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0  10136  10144  10150  10154  10160  10162  10166  10172  10174  10180  10186  10190  10192  10196  10202  10204  10210  10214  10216  10220  10222  10226  10228  10230  10231  10232  10234  10235  10236  10238  10240  10244  10246  10250  10252  10256  10262  10264  10270  10274  10276  10280  10286  10292  10294  10300  10304  10306  10312  10316  10322  10330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