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淄博市博山区中考模拟初三史地生考试
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及试卷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座号(第Ⅱ卷)等内容填写(涂)准确。
2、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6页)为选择题,45分:第Ⅱ卷(7―12页)为非选择题,105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4、考试结束后,由监考教师把第Ⅱ卷及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的诗歌歌颂了秦王哪方面的功绩?
A.首次实现国家统一 B.统一货币、度量衡
C.推行郡县制 D.修筑万里长城
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运输,其利也博哉。”此句是指
A.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理由
B.隋朝大运河开凿的作用
C.唐代对外交通发达
D.元朝的漕运和海运 。
3.下列关于科举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古代科举制正式诞生于隋文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B.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关键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C.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D.诗句“风吹金榜落凡尘,三十三人名字香。”反映了中举者春风得意之情
4.《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两部著作的共同点是
A.记述了手工业生产技术 B.被译作多种外文
C.记载了农业生产技术 D.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
5.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6.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台儿庄战役
B.人民解放军进驻北京
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D.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
7.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共“一大”召开 ②国民革命北伐 ③黄埔军校建立 ④遵义会议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①③②④
8.下列哪一事件反映了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A.七七事变 B.开国大典 C.五四运动 D.挺进大别山
9.邓小平说:“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对“时机已经成熟”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英国对新界的租期已到
②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③港澳台胞渴望统一的愿望强烈
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同归开辟了途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0.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飞成功
D.“神舟一号”发射成功
l1.下列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主利益
B.是世界上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C.法典制定者曾统一两河流域
D.法典维护了种姓制度
12.美洲是一块古老的大陆,长期以来与世隔绝,把它与世界开始联系的重要人物是
A.哥伦布 B.莎士比亚 C.麦哲伦 D.达?芬奇
13.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A.来克星顿的枪声 B.《独立宣言》的发表
C.萨拉托加大捷 D.华盛顿出任军队总司令
14.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机是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15.下列科技成果,既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的是
A.汽车制造技术 B.飞机制造技术 C.生物工程 D.计算机网络技术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05分)
48.(10分)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请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全国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一。简述这次大讨论的背景及历史作用。
(2)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打开封闭的国门走向世界,以惊人的勇气和魄力,迎接着世界的挑战。简要指出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
49.(8分)改革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而生。在历史课上,老师让同学就“改革在中外历史上的作用”展开讨论。
(1)以下是几位同学讨论的记录,请将其补充完整。
甲: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19世纪60年代, 和 都是通过这种形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
乙:我同意甲的观点。这两个国家的改革方式是一样的。都是 而且改革结果都带有一定的局限表现在 的改革,
丙:我认为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比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 ,其特是 。
丁: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比如中国近代的
(2)除以上观点外,改革还有什么作用?请你参与讨论,发表你的看法并举一例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