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一物体正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1s内和第3s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2m和4m.求:
(1)第2秒末的速度v2
(2)3s内的平均速度.

分析 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结合第1s内的位移,运用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初速度,从而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第2s末的速度.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3s内的位移,结合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3s内的平均速度.

解答 解:(1)根据${x}_{3}-{x}_{1}=2a{T}^{2}$得物体的加速度为:a=$\frac{{x}_{3}-{x}_{1}}{2{T}^{2}}=\frac{4-2}{2×1}=1m/{s}^{2}$,
根据${x}_{1}={v}_{0}{t}_{1}+\frac{1}{2}a{{t}_{1}}^{2}$得物体的初速度为:${v}_{0}=\frac{{x}_{1}-\frac{1}{2}a{{t}_{1}}^{2}}{{t}_{1}}=\frac{2-\frac{1}{2}×1×1}{1}$m/s=1.5m/s,
则第2s末的速度为:v2=v0+at2=1.5+1×2m/s=3.5m/s.
(2)3s内的位移为:$x={v}_{0}{t}_{3}+\frac{1}{2}a{{t}_{3}}^{2}$=$1.5×3+\frac{1}{2}×1×9m=9m$,
则平均速度为:$\overline{v}=\frac{x}{t}=\frac{9}{3}m/s=3m/s$.
答:(1)第2秒末的速度为3.5m/s.
(2)3s内的平均速度为3m/s、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a.取一根符合实验要求的摆线,下端系一金属小球,上端固定在O点;
b.在小球静止悬挂时测量出O点到小球球心的距离l;
c.拉动小球使细线偏离竖直方向一个不大的角度(约为5°),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
d.用秒表记录小球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
①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其表达式为g=$\frac{4{π}^{2}l{n}^{2}}{{t}^{2}}$;
②如果已知摆球直径为2.00cm,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1所示,那么单摆摆长是88.80cm.如果测定了40次全振动是时间如图2中秒表所示,那么单摆的摆动周期是1.87s.

③若测得的重力加速度数值大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际值,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C.(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序号)
A.测量摆长时,把摆线的长度当成了摆长
B.摆线上端未牢固地固定于O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越摆越长
C.测量周期时,误将摆球(n-1)次全振动的时间t记为了n次全振动的时间,并由计算式T=$\frac{t}{n}$求得周期
D.摆球的质量过大
④在与其他同学交流实验方案并纠正了错误后,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他决定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并通过改变摆长,测得了多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并用这些数据作出T2-l图象如图3所示.图线斜率的意义B.
A.$\frac{g}{4{π}^{2}}$    B.$\frac{4{π}^{2}}{g}$    C.g    D.$\frac{1}{g}$
⑤在题④中,利用图线上任意两个点a、b的坐标(l1,T12)、(l2,T22)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g=$\frac{4{π}^{2}({l}_{2}-{l}_{1})}{{T}_{2}^{2}-{T}_{1}^{2}}$.
⑥在题④中,如果在描点时若误将摆线长当做摆长,那么画出的直线将不通过原点,由图线斜率得到的重力加速度与正常相比,将产生哪一种结果?A
A.不变      B.偏大     C.偏小      D.都有可能.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