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在某一均匀介质中由波源O发出的简谐波在x轴上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其波速为5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此时P、Q两点运动方向相同 | |
B. | 再经过0.5s质点N刚好在(-5m,20cm)位置 | |
C. | 能与该波发生干涉的横波的频率一定为3HZ | |
D. | 波的频率与振源的振动频率相同 | |
E. | 再经过0.6s质点P传到N点 |
分析 由波源O发出的简谐横波在x轴上向右、左两个方向传播,左右对称.由图读出波长,由T=$\frac{λ}{v}$求出周期,根据时间与周期的关系,分析经过0.5s质点N的位置.波的频率f=$\frac{1}{T}$,当两列波的频率相同时能发生干涉.波的频率与波源的振动频率相等.结合这些知识分析.
解答 解:A、根据对称性可知,此时P、Q两点运动方向相同.故A正确.
B、由图知波长λ=2m,周期为T=$\frac{λ}{v}$=$\frac{2}{5}$s=0.4s,时间t=0.5s=1$\frac{1}{4}$ T,波传到N点时间为T,波传到N点时,N点向上运动,则经过0.5s质点N刚好在波峰,其坐标为(-5m,20cm).故B正确.
C、该波的频率为f=$\frac{1}{T}$=2.5Hz,能与该波发生干涉的横波的频率一定为2.5Hz.故C错误.
D、波的频率等于波源的振动频率.故D正确.
E、波传播的过程中质点不向前迁移.故E错误.
故选:ABD.
点评 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抓住对称性分析左右两列波的关系.根据时间与周期的关系,判断质点的位置或求出波传播的距离,由波形平移法判断质点的状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8.一艘船的船头始终正对河岸方向行驶,如图所示.已知:船在静水中行驶的速度为v1,水流速度为v2,河宽为d.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船渡河时间为$\frac{d}{{v}_{1}}$ | |
B. | 船渡河时间为$\frac{d}{\sqrt{{{v}_{1}}^{2}+{{v}_{2}}^{2}}}$ | |
C. | 船渡河过程被冲到下游的距离为$\frac{{v}_{2}}{{v}_{1}}$•d | |
D. | 船渡河过程被冲到下游的距离为$\frac{d}{\sqrt{{{v}_{1}}^{2}+{{v}_{2}}^{2}}}$•v2 |
15.如图所示,间距为L,电阻不计的足够长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左端用一阻值为R的电阻连接,导轨上横跨一根质量为m,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现使金属棒以初速度v0沿导轨向右运动,若金属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通过的电荷量为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属棒在导轨上做匀减速运动 | |
B. | 整个过程中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为$\frac{m{{v}_{0}}^{2}}{2}$ | |
C. | 整个过程中金属棒在导轨上发生的位移为$\frac{2qR}{BL}$ | |
D. | 整个过程中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功为$\frac{m{{v}_{0}}^{2}}{2}$ |
5.如图所示,a、b两条曲线是汽车甲、乙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已知在t2时刻,两车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刻两车也相遇 | |
B. | t1时刻甲车在前,乙车在后 | |
C. | 甲车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乙车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
D. | 甲车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乙车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12.如图甲所示,质量m=1kg的小球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分界线MN的左方始终受到水平恒力F1的作用,在MN的右方除受F1外还受到与F1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水平恒力F2的作用.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在0-5s内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 )
A. | F1与F2的比值大小为3:5 | |
B. | t=2.5 s时,小球经过分界线MN | |
C. | 在1s〜2.5 s的过裎中,F1与F2做功之和为零 | |
D. | t=2.0s时,恒力F2的功率P=20 W |
9.如图所示,斜劈A静止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木桩B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弹簧K把物体与木桩相连,弹簧与斜面平行.质量为m的物体和人在弹簧K的作用下沿斜劈表面向下运动,此时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剪断弹簧,物体和人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 |
B. | 若剪断弹簧,物体和人仍向下运动,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向右 | |
C. | 若人从物体m离开,物体m仍向下运动,A受到的摩擦力可能向右 | |
D. | 若剪断弹簧同时人从物体m离开,物体m向下运动,A可能不再受到地面摩擦力 |
10.把一个曲率半径很大凸透镜的弯曲表面压在另一个玻璃平面上,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图甲),这时可以看到亮暗相间的同心圆(如图乙).这个现象是牛顿首先发现的,这些同心圆叫做牛顿环,为了使同一级圆环的半径变大(例如从中心数起的第二道圆环),则应( )
A. | 将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变大 | B. | 将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变小 | ||
C. | 改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照射 | D. | 改用波长更短的单色光照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