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7.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结果是$\frac{12}{13}$,则循环体的判断框内①处应填( )A. | 11? | B. | 12? | C. | 13? | D. | 14? |
分析 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利用循环计算变量S的值,并输出,模拟程序的运行,用表格对程序运行过程中各变量的值进行分析,不难得到输出结果.
解答 解:由已知可得该程序的功能是计算并输出S=$\frac{1}{1×2}$+$\frac{1}{2×3}$+$\frac{1}{3×4}$+…+$\frac{1}{n(n+1)}$=$\frac{n}{n+1}$的值,
若输出的结果是$\frac{12}{13}$,
则最后一次执行累加的k值为12,
则退出循环时的k值为13,
故退出循环的条件应为:k≥13?,
故选:C
点评 算法是新课程中的新增加的内容,也必然是新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应高度重视.程序填空也是重要的考试题型,这种题考试的重点有:①分支的条件②循环的条件③变量的赋值④变量的输出.其中前两点考试的概率更大.此种题型的易忽略点是:不能准确理解流程图的含义而导致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若函数f(x)=$\frac{1}{3}$x3-$\frac{1}{2}$ax2+(a-1)x+1在区间(1,4)上为减函数,在区间(6,+∞)上为增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 | (-∞,0] | B. | [-1,3] | C. | [3,5] | D. | [5,7] |
6.某市教育局邀请教育专家深入该市多所中小学,开展听课、访谈及随堂检测等活动.他们把收集到的180节课分为三类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主讲的为A模式,少数学生参与的为B模式,多数学生参与的为C模式.A、B、C三类课的节数比例为3:2:1
(Ⅰ)为便于研究分析,教育专家将A模式称为传统课堂模式,B、C统称为新课堂模式,根据随堂检测结果,把课堂教学效率分为高效和非高效,根据检测结果统计得到如下2×2列联表(单位:节)
请根据统计数据回答:有没有99%的把握认为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模式有关?并说明理由.
(Ⅱ)教育专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收集到的180节课中选出18节课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并从样本的B模式和C模式课堂中随机抽取3节课.
①求至少有一节为C模式课堂的概率;
②设随机抽取的3节课中含有C模式课堂的节数为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参考临界值表:
参考公式:K2=$\frac{n(ad-bc)^{2}}{(a+b)(c+d)(a+c)(b+d)}$,其中n =a +b +c +d
(Ⅰ)为便于研究分析,教育专家将A模式称为传统课堂模式,B、C统称为新课堂模式,根据随堂检测结果,把课堂教学效率分为高效和非高效,根据检测结果统计得到如下2×2列联表(单位:节)
高效 | 非高效 | 统计 | |
新课堂模式 | 60 | 30 | 90 |
传统课堂模式 | 40 | 50 | 90 |
统计 | 100 | 80 | 180 |
(Ⅱ)教育专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收集到的180节课中选出18节课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并从样本的B模式和C模式课堂中随机抽取3节课.
①求至少有一节为C模式课堂的概率;
②设随机抽取的3节课中含有C模式课堂的节数为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参考临界值表:
P(K2≧K0) | 0.10 | 0.05 | 0.025 | 0.010 | 0.005 | 0.001 |
K0 | 2.706 | 3.841 | 5.024 | 6.635 | 7.897 | 10.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