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 |
B. | 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加热浓氨水不会产生氨气 | |
C. | 将两根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时,有白烟产生 | |
D. | 在实验室中,可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 |
20.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 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 B. | 苯和液溴反应生成溴苯 | ||
C. | 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 D. | 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
19.对下列事故预防或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 | 钠、钾着火时用水灭火 | |
B. | 点燃氢气前要验纯,点燃甲烷前不必验纯 | |
C. | 浓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涂上浓硫酸 | |
D. | 稀释浓硫酸时,为防止液体飞溅,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
18.下列试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
A | 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观察沉淀的生成 | 检验是否含SO42-离子 |
B | 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加热,在管口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 | 检验是否含NH4+离子 |
C | 加热分别用SO2和HClO漂白后的品红溶液 | 探究SO2和HClO漂白原理的不同 |
D | 加热盛有浓硫酸和铜的试管 | 探究浓硫酸的脱水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17.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相同温度下,Na2CO3比NaHCO3的溶解度小 | |
B. | 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 |
C. | 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中混有的NaHCO3杂质 | |
D. | Na2CO3和NaHCO3固体分别与盐酸反应产生等量的CO2时,后者消耗的H+多 |
1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石油、煤和天然气都是重要的化石燃料 | |
B. | 淀粉、蔗糖和蛋白质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 |
C. | 羊毛、塑料和橡胶均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 |
D. |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含有C、H、O三种元素 |
15.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 |
B. | Al2O3的熔点很高,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 | |
C. | 向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制备Al(OH3) | |
D. | 铝制品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说明铝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 |
14.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2NH3(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降低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 |
B. |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 |
C. | 在上述条件下,氢气能全部转化为氨气 | |
D. | 达到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
13.下列有关硫酸和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和浓硝酸均能与木炭反应 | |
B. | 将浓硫酸和浓硝酸分别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浓度均会升高 | |
C. | 稀硫酸和稀硝酸分别与金属反应时,S和N元素的化合价都会发生变化 | |
D. | 因为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与铝反应,所以常温下二者都不能用铝制容器盛放 |
12.下列物质可用于干燥氨气的是( )
0 168793 168801 168807 168811 168817 168819 168823 168829 168831 168837 168843 168847 168849 168853 168859 168861 168867 168871 168873 168877 168879 168883 168885 168887 168888 168889 168891 168892 168893 168895 168897 168901 168903 168907 168909 168913 168919 168921 168927 168931 168933 168937 168943 168949 168951 168957 168961 168963 168969 168973 168979 168987 203614
A. | 浓硫酸 | B. | 碱石灰 | C. | 过氧化钠 | D. | 活性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