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氯化铜是一种广泛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的化工产品.某研究小组用粗铜(含杂质Fe)按下述流程制备氯化铜晶体(CuCl2•2H2O),已知氯化铜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1)溶液1中的金属离子有Fe3+、Fe2+、Cu2+.能检验溶液1中Fe2+的试剂②(填编号)
①KMnO4    ②K3[Fe(CN)6]③NaOH         ④KSCN
为了更完全的沉淀,试剂X为H2O2
(2)试剂Y用于调节pH以除去杂质,Y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填序号)cd.
a.NaOH   b.NH3•H2O   c.CuO   d.Cu2(OH)2CO3   e.CuSO4
调节pH至4~5的原因是使溶液中Fe3+转化为Fe(OH)3沉淀,Cu2+离子不沉淀.
(3)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将粗铜与Cl2反应转化为固体1(部分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有同学认为应在浓硫酸洗气瓶前增加吸收HCl的装置,你认为是否必要(填“是”或“否”)否.理由是HCl不参与反应,且能抑制Cu2+水解.
(4)实验所需480mL10mol/L浓HCl配制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
(5)该装置存在缺陷,请写出:缺少防止倒吸装置安全瓶.
(6)得到CuCl2•xH2O晶体最好采用的干燥方式是D.
A.空气中加热蒸干
B.空气中低温蒸干
C.HCl气流中加热烘干
D.HCl气流中低温烘干
(7)为了测定制得的氯化铜晶体(CuCl2•xH2O)中x的值,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称取m g晶体溶于水,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沉淀洗涤后用小火加热至质量不再轻为止,冷却,称量所得黑色固体的质量为ng.沉淀洗涤的操作方法是向过滤器中加入水至完全浸没沉淀,过滤,重复2~3次,根据实验数据测得x=$\frac{80m-135n}{18n}$(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分析 粗铜中含有Fe,与氯气反应生成CuCl2和FeCl3,为防止水解,应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进行溶解,并保证金属完全反应,溶液1中的金属离子有Fe3+、Fe2+、Cu2+,加入试剂X目的是将溶液中Fe2+氧化为Fe3+,应为H2O2,还原得到水,是绿色氧化剂,通过调节pH,使溶液中Fe3+转化为Fe(OH)3沉淀,过滤分离,且加入Y可以消耗氢离子且不能引入新杂质,可以为CuO、Cu(OH)2、CuCO3、Cu2(OH)2CO3.滤液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CuCl2•2H2O,
(1)Fe2+具有还原性,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与K3[Fe(CN)6]反应得到蓝色铁氰化亚铁蓝色沉淀;加入试剂X目的是将溶液中Fe2+氧化为Fe3+,最好应为H2O2
(2)调节pH至4~5之间,液中Fe3+转化为Fe(OH)3沉淀,Cu2+离子不沉淀,过滤分离;
(3)由于HCl不影响氯气和粗铜的反应的产物,且可以抑制氯化铜水解,氯气中混有的HCl不需要除去;
(4)实验所需480mL10mol/L浓HCl配制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
(5)该装置缺少防止倒吸装置,在D、E之间添加防倒吸的安全瓶;
(6)CuCl2•xH2O晶体加热容易分解,且氯化铜易水解,应在HCl气流中低温烘干;
(7)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得到沉淀为氢氧化铜,沉淀洗涤的操作方法是:向过滤器中加入水至完全浸没沉淀,过滤,重复2~3次;
氢氧化铜加热分解所得黑色固体的质量ng为CuO,根据Cu元素守恒计算CuCl2•xH2O的物质的量,再结合m=nM计算x的值.

解答 解:粗铜中含有Fe,与氯气反应生成CuCl2和FeCl3,为防止水解,应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进行溶解,并保证金属完全反应,溶液1中的金属离子有Fe3+、Fe2+、Cu2+,加入试剂X目的是将溶液中Fe2+氧化为Fe3+,应为H2O2,还原得到水,是绿色氧化剂,通过调节pH,使溶液中Fe3+转化为Fe(OH)3沉淀,过滤分离,且加入Y可以消耗氢离子且不能引入新杂质,可以为CuO、Cu(OH)2、CuCO3、Cu2(OH)2CO3.滤液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CuCl2•2H2O.
(1)①Fe2+具有还原性,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溶液中有氯离子,所以不能用高锰酸钾溶液检验Fe2+,故错误;
②Fe2+能与K3[Fe(CN)6]反应得到蓝色铁氰化亚铁蓝色沉淀,故正确;
③铁离子、铜离子均与NaOH反应生成沉淀,影响亚铁离子检验,故错误;
④铁离子与KSCN反应,溶液呈红色,不能检验Fe2+,故错误;
加入试剂X目的是将溶液中Fe2+氧化为Fe3+,X应为H2O2,还原得到水,是绿色氧化剂,
故答案为:②;H2O2
(2)由上述分析可知,试剂X为盐酸,加入过量的盐酸,充分反应,抑制Cu2+水解;
加入Y可以消耗氢离子调节溶液pH,使溶液中Fe3+转化为Fe(OH)3沉淀,过滤分离,且不能引入新杂质,
a.NaOH引入杂质钠离子,故a错误;
b.NH3•H2O 引入铵根离子,故b错误;
c.CuO可以调节PH值,除去杂质,过量的CuO过滤除去,不引入杂质,故c正确;
d.Cu2(OH)2CO3 可以调节PH值,除去杂质,过量的Cu2(OH)2CO3 过滤除去,不引入杂质,故d正确;
e.CuSO4不能调节PH值,引入硫酸根离子,故e错误;
调节pH至4~5之间,使溶液中Fe3+转化为Fe(OH)3沉淀,Cu2+离子不沉淀,
故答案为:cd;使溶液中Fe3+转化为Fe(OH)3沉淀,Cu2+离子不沉淀;
(3)HCl对反应没有影响,且可以抑制氯化铜水解,不需要在浓硫酸洗气瓶前增加吸收HCl的装置,
故答案为:否;HCl不参与反应,且能抑制Cu2+水解;
(4)实验所需480mL10mol/L浓HCl配制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
故答案为: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
(5)该装置缺少防止倒吸装置,在D、E之间添加防倒吸的安全瓶,
故答案为:缺少防止倒吸装置安全瓶;
(6)CuCl2•xH2O晶体加热容易分解,且氯化铜易水解,应在HCl气流中低温烘干,
故答案为:D;
(7)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得到沉淀为氢氧化铜,沉淀洗涤的操作方法是:向过滤器中加入水至完全浸没沉淀,过滤,重复2~3次;
氢氧化铜加热分解所得黑色固体的质量ng为CuO,根据Cu元素守恒:n(CuCl2•xH2O)=n(CuO)=$\frac{n}{80}$mol,则$\frac{n}{80}$mol×(135+18x)=mg,解得x=$\frac{80m-135n}{18n}$,
故答案为:向过滤器中加入水至完全浸没沉淀,过滤,重复2~3次;$\frac{80m-135n}{18n}$.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工艺流程及实验制备,涉及对实验装置与操作及试剂的分析评价、物质分离提纯、化学平衡移动、化学计算等,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与综合运用能力,难度很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某兴趣小组拟制备K3[Fe(C2O43]•3H2O晶体
Ⅰ.查阅资料
K3[Fe(C2O43]•3H2O是翠绿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具有光敏性,光照分解.110℃失去结晶水,230℃时分解.K3[Fe(C2O43]•3H2O的摩尔质量是491g/moL
Ⅱ.制备产品
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27.8gFeSO4•7H2O和K2C2O4反应生成草酸亚铁
②将草酸亚铁(FeC2O4)和适量K2C2O4的混合溶液置于40℃的恒温水浴中,逐滴加入 6% H2O2,边加边搅拌,使Fe2+充分被氧化.反应体系中生成K3[Fe(C2O43]的同时还有部分Fe(OH)3沉淀
③向②所得浊液中加入1mol/LH2C2O4溶液,使溶液变为翠绿色
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称量产品的质量为a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②步需要控制水浴40℃,温度不能太高的主要目的:避免H2O2分解,若第④步冷却时间较长,需将溶液置于冷暗处,原因是:防止K3[Fe(C2O43]长时间见光引起分解.
(2)第②步中,为检验Fe2+是否已完全被氧化,可选用b.试剂(填字母)
A.NaOH溶液       B.K3Fe(CN)6溶液    C.苯酚溶液     D.KSCN溶液
(3)请写出第③步中加入H2C2O4溶液将Fe(OH)3沉淀反应生成K3[Fe(C2O4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Fe(OH)3+3 H2C2O4+3K2C2O4→2K3[Fe(C2O43]+6H2O.
(4)步骤④中的实验操作需要下列仪器中的①③⑥(填仪器的编号).
①酒精灯 ②燃烧匙 ③烧杯 ④广口瓶 ⑤研钵 ⑥玻璃棒
(5)有同学为提高产率,避免第④步加热浓缩过程中K3[Fe(C2O43]的少量分解,依据查阅的资料提出新的结晶方案:将步骤③得到的溶液中加入乙醇,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