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同学模拟工业制碘的方法,探究ClO3I的反应规律。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

实验及试剂

编号

无色NaClO3溶液用量

试管中溶液颜色

淀粉KI试纸颜色

1

0.05mL

浅黄色

无色

2

0.20mL

深黄色

无色

3

0.25mL

浅黄色

蓝色

4

0.30mL

无色

蓝色

(1)取实验2后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经检验,上述白色沉淀是AgCl。写出加入0.20mLNaClO3后,溶液中ClO3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一定条件下,II2都可以被氧化成IO3

作出假设:NaClO3溶液用量增加导致溶液褪色的原因是过量的NaClO3溶液与(1)中的反应产物继续反应,同时生成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取少量实验4中的无色溶液进行以下实验,进一步佐证其中含有IO3。其中试剂X可以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碘水 bKMnO4溶液 cNaHSO3溶液

获得结论:NaClO3溶液用量增加导致溶液褪色。

(3)小组同学继续实验,通过改变实验4中硫酸溶液的用量,获得如下实验结果:

编号

6.0mol·L1H2SO4溶液用量

试管中溶液颜色

淀粉KI试纸颜色

5

0.25mL

浅黄色

无色

6

0.85mL

无色

蓝色

①对比实验45,可以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6ClO3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lO36I6HCl3I23H2O 2ClO3I2Cl22IO3 c H(H2SO4)的用量少时,ClO3I的反应生成I2H(H2SO4)的用量多时,ClO3I的反应生成IO3 6ClO35I6H3Cl25IO33H2O

【解析】

实验1中,无色NaClO3用量少,试管中溶液呈浅黄色,KI试纸为无色,则表明试管中生成I2,但没有Cl2生成。实验2中,无色NaClO3用量增多,试管中溶液呈深黄色,KI试纸为无色,则表明试管中生成I2的量增多,但仍没有Cl2生成。实验3中,继续增加NaClO3用量,试管中溶液呈浅黄色,KI试纸为蓝色,则表明试管中生成I2的量不多,但有Cl2生成。

实验4中,继续增加NaClO3用量,试管中溶液呈无色,KI试纸为蓝色,则表明试管中生成I2又被氧化为IO3-,但有Cl2生成。

(1)从实验现象看,加入0.20mLNaClO3后,溶液中ClO3I发生反应,生成I2Cl-等。离子方程式ClO36I6HCl3I23H2O。答案为:ClO36I6HCl3I23H2O

(2)NaClO3溶液用量增加导致溶液褪色的原因是过量的NaClO3溶液与(1)中的反应产物I2继续反应,生成IO3,同时生成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lO3I2Cl22IO3。答案为:2ClO3I2Cl22IO3

取少量实验4中的无色溶液进行以下实验,进一步佐证其中含有IO3。其中试剂X应具有还原性,可将IO3还原为I2,所以X可以是NaHSO3溶液,故选c。答案为:c

(3)①实验5是在实验4的基础上减少硫酸的用量,溶液由无色变为浅黄色,试纸由蓝色变为无色,则表明有I2生成但不生成Cl2,可以获得的结论是H(H2SO4)的用量少时,ClO3I的反应生成I2H(H2SO4)的用量多时,ClO3I的反应生成IO3。答案为:H(H2SO4)的用量少时,ClO3I的反应生成I2H(H2SO4)的用量多时,ClO3I的反应生成IO3

②实验6中,增加硫酸用量,溶液无色,试纸变蓝,则表明ClO3I反应,最终生成Cl2IO3,离子方程式是6ClO35I6H3Cl25IO33H2O。答案为6ClO35I6H3Cl25IO33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一种氢氧化锶-氯化镁法制备牙膏用氯化锶(SrCl2·6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1)锶与钙元素同主族。金属锶应保存在_______中(填乙醇煤油)。

2)天青石(主要成分SrSO4)经过多步反应后可制得工业碳酸锶。其中第一步是与过量焦炭隔绝空气微波加热还原为硫化锶,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工业碳酸锶中含有CaCO3MgCO3BaCO3等杂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4重结晶时蒸馏水用量(以质量比mH2OmSrO表示)对Sr(OH)2·8H2O纯度及产率的影响如下表。最合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当质量比大于该比值时,Sr(OH)2·8H2O产率减小,其原因是_____

质量mH2OmSrO

41

51

61

71

81

91

101

Sr(OH)2·8H2O纯度%

98.64

98.68

98.65

98.64

98.63

98.63

98.65

Sr(OH)2·8H2O产率%

17.91

53.36

63.50

72.66

92.17

89.65

88.93

5)水氯镁石是盐湖提钾后的副产品,其中SO42-含量约为1%净化过程中常使用SrCl2 除杂,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6)将精制氢氧化锶完全溶于水,与氯化镁溶液在90℃时反应一段时间,下列判断MgCl2是否反应完全的最简易可行的方法是______(填标号)。

A 反应器中沉淀量不再增加 B 测定不同时间反应液pH

C 测定Sr2+浓度变化 D 向反应器中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

7)若需进一步获得无水氯化锶,必须对SrCl2·6H2O(M=267g·mol-1)进行脱水。脱水过程采用烘干法在170℃下预脱水,失重达33.7%,此时获得的产物化学式为________

【题目】甲醇(CH3OH)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是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和前景乐观的燃料。

(1)已知:CH4(g)H2O(g)CO(g)3H2(g) H=+206.0kJ/mol1

CH4(g)H2O(g)CH3OH(g)H2(g) H=+77.0kJ/mol1

COH2反应生成CH3OH(g)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醇可用于合成35-二甲氧基苯酚,反应如下:

+2CH3OH +2H2O

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将获得的有机层(含少量氯化氢)进行洗涤,然后分离提纯得到产物。甲醇和35-二甲氧基苯酚的部分物理性质见表:

物质

沸点/

熔点/

溶解性

甲醇

64.7

97.8

易溶于水

35-二甲氧基苯酚

172~175

33~36

易溶于甲醇、乙醚,微溶于水

①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蒸馏 b.分液 c.结晶

②洗涤时,可用于除去有机层中的氯化氢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2CO3溶液 bNaHCO3溶液 cNaOH溶液

(3)甲醇可用于实验室制备丙炔酸甲酯(CHCCOOCH3,沸点为103105)

反应为:CHCCOOH+CH3OH CHCCOOCH3+H2O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在反应瓶中,加入14g丙炔酸、50mL甲醇和2 mL浓硫酸,搅拌,加热回流一段时间。

步骤2:蒸出过量的甲醇(装置如图所示)

步骤3:反应液冷却后,依次用饱和NaCl溶液、5Na2CO3溶液、水洗涤。分离出有机相。

步骤4:有机相经无水Na2SO4干燥、过滤、蒸馏,得丙炔酸甲酯。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3中,用5%Na2CO3溶液洗涤,主要除去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出有机相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4中,蒸馏时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甲醇(CH3OH)热值高、无污染,既可做燃料,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正研究利用CO2生产甲醇以发展低碳经济。

(1)已知CO(g)CH3OH(l)的燃烧热分别为283kJmol-1726kJmol-1。则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根据甲醇在酸性电解质溶液中与氧气作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设计一种燃料电池,则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若该燃料电池消耗1mol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689.7kJ,与其燃烧所能释放的全部能量相比,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______

(3)探究不同条件下对合成甲醇反应的影响:CO2(g)+3H2(g)CH3OH(g)+H2O(g)

①其他条件不变,T1T2两种温度下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则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______(”),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②某温度下,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CO28molH2,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曲线()所示:

a→b时间段内v(CH3OH)=______molL-1min-1;若仅改变某一条件再进行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对应改变的实验条件可以是______(填序号)

A.加催化剂 B.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增大CO2浓度

若图中曲线甲平衡后保持恒温恒容,按如表各组的物质的量再次增加投入反应混合物,其中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是______

物质

n(CO2)

n(H2)

n(CH3OH)

n(H2O)

A

0

0

1

1

B

1

0

1

0

C

0

1

1

0

【题目】1-溴丁烷是无色透明液体,可用作制药、染料、功能性色素、香料等的原料,也可作半导体中间原料。其实验窒制备原理及流程如图:

KBr+H2SO4HBr+KHSO4

C4H9OH+HBr C4H9Br+H2O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及信息如下表: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沸点/℃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浓硫酸中溶解性

正丁醇

74

117.7

0.8098

微溶

能溶

1-溴丁烷

137

101.6

1.266

微溶

不溶

正丁醚

130

142

0.7689

不溶

反应成盐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是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加热仪器A中的反应物制备1-溴丁烷(加热和夹持装置均略去)。

①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

②若浓硫酸太浓或加热A时温度过高,均会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制备反应中产生的有机副产物除正丁醚外,还可能有_______(填结构简式)。

③图中装置有一处错误,请提出改进建议:__________

(2)操作Ⅱ是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蒸出1-溴丁烷粗产品(加热和夹持装置均略去)。

①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

②判断1-溴丁烷是否蒸完的方法是_______

(3)操作Ⅲ是将产品转移至分液漏斗中,依次经过水、浓硫酸、水、10mL 10%碳酸钠溶液、水五次洗涤并分液,目的是除去1-溴丁烷粗产品的各种杂质。

①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②用10mL 10%碳酸钠溶液洗涤时必须的操作是_______

(4)操作N将产品用无水CaCl2干燥后再蒸馏纯化。1-溴丁烷的产率为____ (近似取整)%。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