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已知A、B、C三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3、6,且分子中均含有18个电子,B、C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分子中两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2。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写出A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
(2)B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该分子属于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3)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r 3s23p6 sp3 V形 极性 N2H4 极性键、非极性键
【解析】
已知A、B、C三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3、6,且都含有18个电子,B、C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分子中两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均为1:2,则A为氩气,B为硫化氢,C为;
(1)A为氩气,分子式为Ar,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2)B为硫化氢,与互为等电子体,故的中心原子采取杂化,分子空间构型为V形,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
(3)C为,分子中含有氮氮原子之间的非极性键、氮氢原子之间的极性键。
【题目】碳酸锰是制取其他含锰化合物的原料,也可用作脱硫的催化剂等。一种焙烧氯化铵和菱锰矿粉制备高纯度碳酸锰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菱锰矿粉的主要成分是MnCO3,还有少量的Fe、Al、Ca、Mg等元素
②常温下,相关金属离子在浓度为0.1mol/L时形成M(OH)n沉淀的pH范围如表
金属离子 | Al3+ | Fe3+ | Fe2+ | Ca2+ | Mn2+ | Mg2+ |
开始沉淀的pH | 3.8 | 1.5 | 6.3 | 10.6 | 8.8 | 9.6 |
沉淀完全的pH | 5.2 | 2.8 | 8.3 | 12.6 | 10.8 | 11.6 |
③常温下,Ksp(CaF2)=1.46×1010,Ksp(MgF2)=7.42×1011;Ka(HF)=1.00×104
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研磨”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1、图2,焙烧氯化铵、菱锰矿粉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净化除杂流程如下
①已知几种物质氧化能力的强弱顺序为(NH4)2S2O8>KMnO4>MnO2>Fe3+,则氧化剂X宜选择__________
A. (NH4)2S2O8 B. MnO2 C. KMnO4
②调节pH时,pH可取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
③常温下加入NH4F将Ca2+、Mg2+沉淀除去,此时溶液中,=______若此时pH为6,c(Mg2+)= a mol/L,则c(HF)为______________ mol/L (用a表示)
(5)“碳化结晶”过程中不能用碳酸铵代替碳酸氢铵,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某学习小组探究SO2与Cu(OH)2悬浊液的反应。
实验Ⅰ:向NaOH溶液中加入浓CuCl2溶液,制得含Cu(OH)2的悬浊液,测溶液pH≈13。向悬浊液中通入SO2,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测溶液pH≈3。推测白色沉淀中可能含有Cu+、Cu2+、Cl- 、SO42-、SO32-、HSO3-。
已知: i. Cu(NH3)42+(蓝色);Cu+Cu(NH3)2+(无色);Cu+Cu+Cu2+
ii. Ag2SO4微溶于水,可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
实验Ⅱ:
(1)①通过“白色沉淀A”确定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判断白色沉淀中金属离子仅含有Cu+、不含Cu2+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以证实白色沉淀中无SO42-、SO32-、HSO3-的试剂a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生成CuCl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同学基于上述实验认为: SO2与Cu(OH)2悬浊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仅基于本身的性质,还受到“生成了沉淀促进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的影响。设计实验验证了此观点。
①用实验Ⅰ方法制得含Cu(OH)2的悬浊液,过滤、洗涤获取纯净的Cu(OH)2固体。检验Cu(OH)2固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 | 实验 | 现象 |
III | 向Cu(OH)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制得悬浊液(pH≈8),向悬浊液中通入SO2 | a. 底部产生少量浅黄色沉淀,慢慢消失 b. 静置,底部产生少量红色固体 |
IV | 向CuSO4溶液中通入SO2 | 无沉淀产生 |
②经确认浅黄色沉淀是CuOH,红色固体是Cu,证明SO2与Cu(OH)2悬浊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最终生成Cu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实验III、IV可以得出的结论除“生成了沉淀促进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在20 L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CO和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ΔH。测得C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及不同压强下CO的变化如图所示,p2和195 ℃时n(H2)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2和195 ℃时n(H2)
t/min | 0 | 1 | 3 | 5 |
n(H2)/mol | 8 | 5 | 4 | 4 |
A.p2和195 ℃时,0~3 min,反应速率v(CH3OH)=mol·L-1·min-1
B.p1<p2,ΔH>0
C.195 ℃、p2时,在B点:v正>v逆
D.在p2和195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