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3.合成乙酸乙酯的路线如下:CH2=CH2$→_{①}^{催化剂/H_{2}O}$C2H5OH$→_{②}^{催化剂,△/O_{2}}$CH3CHO$→_{③}^{催化剂/O_{2}}$CH3COOH$→_{④}^{浓硫酸,△/乙醇}$CH3COOCH2C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能发生聚合反应,其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2CH3CH2OH+O2$→_{△}^{催化剂}$2CH3CHO+2H2O
反应④:CH3COOH+CH3CH2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3)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试管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导管a的作用是导气冷凝回流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乙酸 乙酯的性质:向两支试管中各加人6滴乙酸乙酯,然后向第一支试管中加1:5的稀硫酸0.5mL和蒸馏水5mL,向第二支试管中加30%的氢氧化钠溶液0.5m和蒸馏水5mL;分别振荡均匀,70t~80T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①第一支试管中稀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
②写出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OOC2H5+NaOH$\stackrel{△}{→}$CH3COONa+C2H5OH.
分析 (1)乙烯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
(2)反应②是乙醇的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④是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3)混合液体加热需要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导气管a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
(4)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和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完全,碱性条件下水解俗称皂化反应,很彻底.
①反应过程中稀硫酸起到催化剂作用;
②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会发生酯的水解反应;
解答 解:(1)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其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2)反应②是乙醇的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_{△}^{催化剂}$2CH3CHO+2H2O,反应④是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为:2CH3CH2OH+O2$→_{△}^{催化剂}$2CH3CHO+2H2O,CH3COOH+CH3CH2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3)乙酸、乙醇沸点低,液体加热要加碎瓷片,引入汽化中心,可防止溶液暴沸,导管a的作用是导气冷凝回流的作用,
故答案为:防止暴沸,导气冷凝回流;
(4)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和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不完全,碱性条件下水解俗称皂化反应,酯水解产生醇和羧酸,羧酸会和碱反应,使得生成物浓度降低,化学平衡反应向正反应进行,这样水解更彻底,
①第一支试管中稀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的作用,
故答案为:催化剂;
②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会发生酯的水解反应生成乙酸钠和乙醇,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OC2H5+NaOH$\stackrel{△}{→}$CH3COONa+C2H5OH,
故答案为:CH3COOC2H5+NaOH$\stackrel{△}{→}$CH3COONa+C2H5OH.
点评 本题考查了乙酸乙酯制备的原理和实验观察分析,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A. | 在放电条件下,N2和O2可直接化合生成NO | |
B. | NO气体难溶于水 | |
C. | 打开盛NO气体的瓶盖,立即看到瓶口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 |
D. | NO是红棕色气体 |
A. | 只存在于乙酸分子中 | B. | 只存在于乙醇分子中 | ||
C. | 只存在于乙醇、乙酸乙酯分子中 | D. | 只存在于乙酸、乙酸乙酯分子中 |
A. | 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 | |
B. | 氧化铝具有很高的熔点,可制耐高温耐火材料 | |
C. | 常温下,浓硝酸不跟铁发生化学反应,可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硝酸 | |
D. | 钠具有极强的还原性,可用钠与CuCl2溶液反应制取铜 |
A. |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共热:CH3CH2Br+NaOH$→_{△}^{醇}$CH2=CH2↑+NaBr+H2O | |
B. | 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官能团:CH3CHO+2[Ag(NH3)2]++2OH-$\stackrel{水浴加热}{→}$CH3COO-+NH4++3NH3+2Ag↓+H2O | |
C. |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CO2+H2O+2C6H5O-→2C6H5OH+CO32- | |
D. | 甘氨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2N-CH2COOH+OH-→H2N-CH2COO-+H2O |
A. | 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11H12OCl2 | |
B. | 在同一平面上的碳原子数最多为10个 | |
C. | 与NaOH醇溶液在加热条件下消去氯原子 | |
D. | 在铜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能被O2氧化成醛 |
A. | C3H8 | B. | C2H5OH | C. | CH2Cl2 | D. | C6H5-N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