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在80℃时,0.40mol的N2O4气体充入2L已经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N2O4?2NO2 △H>0,隔一段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时间(s)n(mol)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n(N2O4) | 0.40 | a | 0.20 | c | d | e |
n(NO2) | 0.00 | 0.24 | b | 0.52 | 0.60 | 0.60 |
(2)8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8mol•L-1.
(3)反应进行至100s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4)要增大该反应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D,若要重新达到平衡时,使[NO2]/[N2O4]值变小,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AB.
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 B.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升高温度
(5)如图是80℃时容器中N2O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在60℃时N2O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
分析 (1)由20s时二氧化氮物质的量计算20s反应的四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20s容器内四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再计算20s~40s参加反应的四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根据v=$\frac{△c}{△t}$计算v(N2O4);
(2)由表中数据可知,80s时反应达平衡状态,计算出平衡时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2}(N{O}_{2})}{c({N}_{2}{O}_{4})}$计算;
(3)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降低;
(4)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增大该反应的K值,应改变温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若要重新达到平衡时,使[NO2]/[N2O4]值变小: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等效为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
B.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等效为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C.使用高效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D.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
(5)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降低,到达平衡的时间比80℃时长,平衡逆反应移动,平衡时N2O4的物质的量较80℃时大,以此画图.
解答 解:(1)20s时△n(NO2)=0.24mol,故△n(N2O4)=$\frac{1}{2}$△n(NO2)=$\frac{1}{2}$×0.24mol=0.12mol,所以a=0.4mol-0.12mol=0.28mol,故20s~40s参加反应的四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为0.28mol-0.2mol=0.08mol,所以20s-40s内用N2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frac{\frac{0.08mol}{2L}}{40s-20s}$=0.002mol/(L•s),
故答案为:0.002mol/(L•s);
(2)由表中数据可知80s时,反应达平衡状态,80s时△n(NO2)=0.6mol,所以△n(N2O4)=$\frac{1}{2}$△n(NO2)=$\frac{1}{2}$×0.6mol=0.3mol,故d=0.4mol-0.3mol=0.1mol,故c(N2O4)=$\frac{0.1mol}{2L}$=0.05mol/L,c(NO2)=$\frac{0.6mol}{2L}$=0.3mol/L,所以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frac{0.{3}^{2}}{0.05}$mol•L-1=1.8mol•L-1,
故答案为:1.8mol•L-1;
(3)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降低,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故答案为:变浅;
(4)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增大该反应的K值,应改变温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应升高温度;
若要重新达到平衡时,使[NO2]/[N2O4]值变小,应改变平衡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等效为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NO2]/[N2O4]值变小,故A正确;
B.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等效为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NO2]/[N2O4]值变小,故B正确;
C.使用高效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故C错误;
D.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NO2]/[N2O4]值增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D;AB;
(5)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降低,到达平衡的时间比80℃时增大,平衡逆反应移动,平衡时N2O4的物质的量较80℃时大,故该反应在60℃时N2O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移、平衡图象等,(4)中AB选项等效为增大压强到达平衡状态,注意对等效平衡的理解,难度中等.
A. | 它可由CH2=CH-COOR经加成聚合反应得到 | |
B. |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 | |
C. | 聚丙烯酸酯材料是一种混合物 | |
D. | 聚丙烯酸酯是高分子化合物 |
元素编号 | 元素性质与原子(或分子)结构 |
T |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
X |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分子中含有3对共用电子对 |
Y | M层比K层少1个电子 |
Z | 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 |
(2)元素Y与元素Z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Na(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cd(填序号).
a.Y单质的熔点比Z单质低 b.Y的化合价比Z低
c.Y单质与水反应比Z单质剧烈 d.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强
(3)写出T与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Na2O,Na2O2.
(4)元素T和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化合形成化合物Q,元素X与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2化合形成常用作火箭燃料的化合物W,Q与W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X单质和T的另一种氢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H4+2H2O2═N2↑+4H2O.
A. | 丙烯酸 | B. | 甲酸乙酯 | C. | 甲苯 | D. | 乙酸 |
A. | 1mol Na2CO3固体溶于1L水中配成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 |
B. | 40g NaOH固体溶于100g水,配成的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0% | |
C. | 22.4L氨气溶于水配成1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 |
D. | 1mol NaCl固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
A. | 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 |
B. | 从上到下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 |
C. | 从上到下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逐渐减弱 | |
D. | 从上到下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