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我国化学家在“铁基(氟掺杂镨氧铁砷化合物)高温超导”材料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该研究项目荣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基态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氟、氧、砷三种元素中电负性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用相应的元素符号填空)。
(3)Fe(SCN)3溶液中加人NH4F,发生如下反应:Fe(SCN)3+6NH4F=(NH4)3FeF6+3NH4SCN。
①(NH4)3FeF6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除共价键外还有_________(选填序号,下同)。
a.配位键 b.氢键 c.金属键 d.离子键
②已知SCN一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该原子团中键与个数的比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
(4)FeCl3晶体易溶于水、乙醇,用酒精灯加热即可气化,而FeF3晶体熔点高于1000℃,试解释两种化合物熔点差异较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氮、磷、砷虽为同主族元素,但其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是多样化的。
①该族氢化物RH3(NH3、PH3、AsH3)的某种性质随R的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如右图所示,则Y轴可表示的氢化物(RH3)性质可能有________。
a.稳定性 b.沸点 c.R—H键能 d.分子间作用力
②碳氮化钛化合物在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其结构是用碳原子取代氮化钛晶胞(结构如图)顶点的氮原子,据此分析,这种碳氮化钛化台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答案】[Ar]3d6 F>O>As ad sp 1:1 FeF3为离子晶体,FeCl3为分子晶体 ac Ti4CN3
【解析】
(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推知基态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据此答题;
(3)①(NH4)3FeF6是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与六氟合铁酸根之间是离子键,氮与氢之间是共价键,铁与氟之间是配位键,据此答题;
②SCN-的结构式为[S=C=N]-,其结构与二氧化碳相似,其中含有2个σ键与2个π键,据此答题;
(4)分子晶体中分子之间是范德华力,作用力比较小,而离子键的作用力较大,所以两者的沸点相差较大,据此答题;
(5)①a.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b.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
c.非金属性越强与氢元素形成的共价键越强,键能越大;
d.分子间作用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大;
②根据晶胞结构图利用均摊法可知,在晶胞中含有碳原子数、含有氮原子数、含有钛原子数,据此写出化学式。
(1)亚铁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4,因此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基态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
(2)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则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氟、氧、砷三种元素中电负性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F>O>As。
(3)①(NH4)3FeF6是离子化合物,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除共价键外还有离子键,另外还有配位键,即N和H、Fe与F之间存在配位键,答案选ad。
②已知SCN一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碳元素分别与S以及N元素形成1个双键,不存在孤对电子,因此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杂化;由于单键都是键,双键是由1个键与1个键构成的,则该原子团中键与个数的比值为1:1。
(4)FeCl3晶体易溶于水、乙醇,用酒精灯加热即可气化,这说明氯化铁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而FeF3晶体熔点高于1000oC,这说明氟化铁形成的晶体类型是离子晶体,因此两种化合物熔点差异较大的原因是FeF3为离子晶体,FeCl3为分子晶体。
(5)①a.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因此三种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降低,a正确;
b.由于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因此氨气的沸点最高,b不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与氢元素形成的共价键越强,键能越大,因此R—H键能虽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c正确;
d.三种氢化物生成的晶体均是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大,d不正确;
答案选ac。
②根据晶胞的结构特点并依据均摊法可知,晶胞中含有的碳原子数是8×=1,氮原子数6×=3,钛原子数是12×+1=4,所以化学式为Ti4CN3。
【题目】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总酸量 (g/100mL )。
I.实验步骤:
(1)用_____ (填仪器名称 )量取10.00mL 食用白醋,在_____ (填仪器名称 )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100mL_____ (填仪器名称 )中定容,摇匀即得待测白醋溶液。
(2)用_____色手柄滴定管取待测白醋溶液 20.00mL 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_____作为指示剂。
(3)读取盛装0.1000mol/L NaOH 溶液的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液面位置如图所示 则此时的读数为_____mL。
(4)滴定。当_____时,停止滴定,并记录 NaOH溶液的终读数,重复滴定 3 次。
II.实验记录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 (mL ) | 1 | 2 | 3 | 4 |
V (样品 ) | 20.00 | 20.00 | 20.00 | 20.00 |
V (NaOH ) (消耗 ) | 15.95 | 15.00 | 15.05 | 14.95 |
(5)甲同学在处理数据时计算得平均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V= (15.95+15.00+15.05+14.95 )/4=15.24(mL)。指出他的计算的不合理之处:_____。 按正确数据处理,可得c (市售白醋)=_____mol/L。
(6)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大的是_____ (填写序号)
a.盛装NaOH的滴定管在滴定时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b.盛装待测白醋的滴定管的尖嘴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白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
d.锥形瓶在滴定时剧烈摇动,有少量液体溅出
【题目】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装置、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或装置 | 实验现象 | 相关解释及结论 |
A. | 用两支试管各取5 mL 0.1 mol·L-1酸性KMnO4溶液,分别加入2 mL 0.1 mol·L-1和0.2 mol·L-1 H2C2O4溶液 | 两试管溶液均褪色,且加0.2 mol·L-1H2C2O4的试管中褪色更快 | 其他条件不变,H2C2O4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 |
B. | 左球气体颜色加深,右球气体颜色变浅 | 勒夏特列原理 | |
C.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
D. | 饱和Na2CO3溶液上有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产生 | 乙酸乙酯难溶于水 |
A.AB.BC.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