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50 mL 1.0molL1盐酸跟50 mL 1.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在图所示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数值的影响是_____(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3)如果改用60 mL 1.0 molL1盐酸跟50 mL 1.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则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_____(填增加”“减少不变);所求中和热数值_____(填增加”“减少不变)。

4_____(填不能)用BaOH2和硫酸代替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5Qcmt,其中Q表示此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m表示反应后混合液的质量,c表示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t表示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的差值。该实验小组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取溶液各50 mL,并记录如下原始数据:

实验序号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温差(t2t1/

1

25.0

32.6

2

25.1

31.8

3

25.1

31.9

已知盐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为1.00 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热容c4.184×103kJg11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H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6)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盐酸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Cl溶液的温度

【答案】铜丝传热快,热量散失快 偏低 增加 不变 不能 56.5kJ/mol acd

【解析】

(1)金属是热的良导体,易传热;

(2)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

(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4)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生成沉淀的过程中会有热量变化;

(5)先判断三次反应温度差的有效性,然后求出平均值,根据公式Q=cmt来求出生成0.05mol的水放出热量,最后根据中和热的概念求出中和热;

(6)根据(5)的计算结果与57.3 kJmol1相比较,结合实验操作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判断。

(1)铜丝搅拌棒是热的良导体,热量散失快,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铜丝搅拌棒,故答案为:铜丝传热快,热量散失快;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偏低,故答案为:偏低;

(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若用60 mL 1.0 molL1盐酸跟50 mL 1.1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则放出的热量增加,由于中和热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因此所求中和热数值不变,故答案为:增加;不变;

(4)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除了生成水外,还生成了BaSO4沉淀,生成硫酸钡沉淀过程中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所以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NaOH溶液和盐酸测中和热,故答案为:不能;

(5)3次反应前后温度差分别为:7.6℃、6.7℃、6.8℃,第一组误差较大,应舍去,平均温度差为6.75℃,50mL1.0mol/L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m=100mL×1g/mL=100gc=4.184J/(g),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5mol的水放出热量Q=4.184J/(g)×100g×6.75=2.8242kJ,即生成0.05mol的水放出热量2.8242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热量为2.8242kJ×=56.5kJ,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6.5kJ/mol,故答案为:-56.5kJ/mol

(6)上述实验数值结果56.5kJ/mol57.3 kJmol1偏小。a.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使得散失的热量偏多,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a正确;b.量取盐酸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量的盐酸体积偏大,放出的热量偏高,中和热的数值偏大,故b错误;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使得散失的热量偏多,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c正确;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Cl溶液的温度,HCl溶液的起始温度偏高,测得的温差偏小,热量偏少,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d正确;故答案为:a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