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2.如图所示,△H1=-393.5kJ•mol-1,△H2=-395.4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A. |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 |
B. | 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 |
C. | 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 1.9 kJ | |
D. | C(s,石墨)=C(s,金刚石),该反应的焓变(△H)为负值 |
分析 先根据图写出对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盖斯定律写出石墨转变成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拆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来解答.
解答 解:由图得:①C(S,石墨)+O2(g)=CO2(g)△H=△H1=-393.5kJ•mol-1
②C(S,金刚石)+O2(g)=CO2(g)△H=△H2=-395.4kJ•mol-1,
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则
A、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量能量越大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
C、依据热化学方程式 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于1.9 kJ,故C正确;
D、因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物质的稳定性与能量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芳香族化合物M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M有3种不同的官能团 | |
B. | M可发生取代、加成、消去和聚合等4种有机反应 | |
C. | 1molM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需要5molO2 | |
D. | 1molM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需要4molNaOH |
3.如图装置的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正极反应式为Ag-e-=Ag+ | |
B. | 放电时,溶液中的Cl-向负极移动 | |
C. | 通入Cl2的一极为负极 | |
D. | 当电路中转移0.01mole-时,消耗Ag的质量为2.16g |
20.根据如表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序号 | 操作及现象 | 结论 |
A | 将pH为11的氨水稀释10倍,测量所得pH大于10 | 加水稀释NH3•H2O的电离程度减小 |
B | 常温下,测得饱和Na2CO3溶液的pH大于饱和NaHCO3溶液 | 水解程度:CO32->HCO3- |
C | 镁粉加入NH4Cl溶液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 该气体含有NH3 |
D | 某气体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该气体一定是SO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7.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定条件下,将1molN2和3molH2H混合,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6NA | |
B. | 常温下,5.6gFe与足量浓硝酸作用转移电子数一定为0.3NA | |
C. | 65gZn与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至完全溶解,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 |
D. | 6.4g由S2、S4、S8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硫原子的数目为0.1NA |
17.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3X(g)+Y(g)?2Z(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X,同时消耗3n molY | |
B. | X的生成速率与Z的生成速率相等 | |
C. | X、Y、Z的物质的量分数均保持不变 | |
D. | X、Y、Z的分子个数比为3:1:2 |
4.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标准状况下,2.24 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 |
B. | 1 mol Na2O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总数是3 NA | |
C. | 常温常压下,8 g SO3所含的氧原子的数目为0.3NA | |
D. | 过氧化钠与H2O反应,每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A |
1.下列物质属于同位素的一组是( )
A. | 1H和3H | B. | 淀粉和纤维素 | ||
C. | O2与O3 | D. | CH4与CH3-CH2-CH3 |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将磁性氧化铁溶于盐酸:Fe3O4+8H+═3Fe3++4H2O | |
B. | 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Al3++3OH-═Al(OH)3↓ | |
C. | Fe2O3与氢碘酸反应:Fe2O3+6H+═2Fe3++3H2O | |
D. | 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稀硝酸:3Fe2++4H++NO3-═3Fe3++NO↑+2H2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