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常温下,运用电离理论做出的预测正确的是( )A. | 测定某二元弱酸钠盐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 |
B. | 稀释0.1mol/LCH3COOH(aq),$\frac{c(O{H}^{-})c(C{H}_{3}CO{O}^{-})}{c(C{H}_{3}COOH)}$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 | |
C. | 在20.00ml浓度均为0.100 mol/L的HCl与CH3COOH混合溶液中滴加0.200mol/LNaOH溶液至pH=7,NaOH溶液体积一定小于20.00ml | |
D. | pH=8的碱性溶液中一定没有CH3COOH分子 |
分析 A、NaH2PO4溶液显酸性;
B、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氢离子浓素减小,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电离平衡常数不变,对式子进行变形可得;
C、在20.00ml浓度均为0.100 mol/L的HCl与CH3COOH混合溶液中滴加0.200mol/LNaOH溶液20.00mL时,恰好中和,溶液显碱性;
D、醋酸钠溶液显碱性,存在醋酸分子.
解答 解:A、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可能显酸性,如NaH2PO4,故A正确;
B、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氢离子浓度减小,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无法判断$\frac{c(O{H}^{-})c(C{H}_{3}CO{O}^{-})}{c(C{H}_{3}COOH)}$=$\frac{c({OH}^{-})c(C{H}_{3}CO{O}^{-})c({H}^{+})}{c({H}^{+})c(C{H}_{3}COOH)}$=$\frac{c(O{H}^{-})}{c({H}^{+})}$•Kw,Kw只跟温度有关,因此$\frac{c(O{H}^{-})c(C{H}_{3}CO{O}^{-})}{c(C{H}_{3}COOH)}$一定增大,故B错误;
C、在20.00ml浓度均为0.100 mol/L的HCl与CH3COOH混合溶液中滴加0.200mol/LNaOH溶液20.00mL时,恰好中和生成NaCl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醋酸钠溶液水解使溶液显碱性,若pH=7,NaOH溶液体积一定小于20.00ml,故C正确;
D、醋酸钠溶液显碱性,水解生成醋酸分子,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多元弱酸的酸式根离子既电离也水解、醋酸加水稀释时离子浓度变化、盐类水解,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4.甲醇低压羰基合成法(CH3OH+CO→CH3COOH)是当今世界醋酸生产的主要方法,国标优等品乙酸含量≥99.8%.为检验得到的乙酸中是否含有甲醇,可用的方法是( )
A. | 观察放入金属Na是否产生气泡 | |
B. | 观察滴入的紫色石蕊溶液是否变红 | |
C. | 观察滴入的酸性KMnO4溶液是否褪色 | |
D. | 观察插入的表面发黑的灼热铜丝是否变红 |
1.化学中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只改变一个条件,则下列对图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 A2(g)+3B2(g)?2AB3(g)如图说明此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 |
B. | 4CO(g)+2NO2(g)?N2(g)+4CO2(g)如图说明NO2的转化率b>a>c | |
C. | N2(g)+3H2(g)?2NH3(g)如图说明t秒时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 | |
D. | 2A(g)+2B(g)?3C(g)+D(?)如图说明生成物D一定是气体 |
18.下列各表述与下图所示一致的是( )
A. | 表示某吸热反应t1时刻升高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变: | |
B. | 表示某放热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若使用催化剂,a点会降低 | |
C. | 表示向含等物质的量的NaOH、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ol•L-1盐酸至过量时,产生气体的体积与消耗盐酸的关系 | |
D. | 表示Cl2通入H2SO3溶液中pH的变化 |
15.常见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相关信息如表:
(1)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有4个.
(2)B、C、D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l>N>C(用元素符号表示).
(3)C单质分子中δ键和π键的个数比是,C的氢化物在同族元素中氢化物的沸点出现反常,其原因是NH3分子间易形成氢键.
(4)D的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钾盐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HCl+KClO4$\frac{\underline{\;\;△\;\;}}{\;}$KCl+4Cl2↑+4H2O.
(5)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非极性分子有多种,其中乙是一个分子含4个原子的分子,乙的电子式是.已知乙的燃烧热为1200kJ∕mol,乙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2H2(g)+$\frac{5}{2}$O2(g)=2CO2(g)+H2O(l);△H=-1200kJ/mol.
(6)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2和3molA2,发生反应:Y2(g)+3A2(g)?2YA3(g)△H=-akJ/mol.在该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bkJ,其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2}(N{H}_{3})}{c({N}_{2})•{c}^{3}({H}_{2})}$(用化学式表示).若起始向此容器中充入2molAH3,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反应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ckJ,则a、b、c三者之间的关系为a=b+c(用一个式子表示).
元素 | 相关信息 |
A | 该元素的一种核素无中子 |
B | 基态原子核外只有三个能级,且各能级电子数相等 |
C | 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2.5倍 |
D | 一个D-离子含18个电子 |
E | +3价离子3d能级为半充满 |
(2)B、C、D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l>N>C(用元素符号表示).
(3)C单质分子中δ键和π键的个数比是,C的氢化物在同族元素中氢化物的沸点出现反常,其原因是NH3分子间易形成氢键.
(4)D的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钾盐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HCl+KClO4$\frac{\underline{\;\;△\;\;}}{\;}$KCl+4Cl2↑+4H2O.
(5)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非极性分子有多种,其中乙是一个分子含4个原子的分子,乙的电子式是.已知乙的燃烧热为1200kJ∕mol,乙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2H2(g)+$\frac{5}{2}$O2(g)=2CO2(g)+H2O(l);△H=-1200kJ/mol.
(6)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2和3molA2,发生反应:Y2(g)+3A2(g)?2YA3(g)△H=-akJ/mol.在该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bkJ,其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2}(N{H}_{3})}{c({N}_{2})•{c}^{3}({H}_{2})}$(用化学式表示).若起始向此容器中充入2molAH3,在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反应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ckJ,则a、b、c三者之间的关系为a=b+c(用一个式子表示).
16.铀是自然界中能够找到的最重元素.地球上存量最多的是92238U,关于92238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铀原子的中子数为238 | |
B. | 铀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142 | |
C. | 铀原子的电子数为92 | |
D. | 92235U与92238U互为同素异形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