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 Ksp[Fe(OH)3]<Ksp[Cu(OH)2]

B. 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

C. 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c(OH)乘积相等

D. 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

【答案】B

【解析】

A.由bc两点对应数据可比较出KSP[Fe(OH)3]KSP[Cu(OH)2]的大小,KSP[Fe(OH)3]=c(Fe3+)(OH-)3=c(Fe3+)(10-12.7)3KSP[Cu(OH)2]=c(Cu2+)(OH-)2=c(Cu2+)(10-9.6)2,因c(Fe3+)=c(Cu2+),故KSP[Fe(OH)3]KSP[Cu(OH)2],故A正确;

B.向溶液中加入NH4Cl固体,不会导致溶液中的c(OH-)增大,故不能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故B错误;

C.只要温度不发生改变,溶液中c(H+)c(OH-)的乘积(Kw)就不变。该题中温度条件不变,故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c(OH-)的乘积相等,故C正确;

Dbc两点分别处在两条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故两点均代表溶液达到饱和,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下列两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方案)将铝镁合金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测定生成气体在通常状况(约20℃1.01105Pa)的体积。

(问题讨论)

1)同学们拟选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实验:

①最简易的装置需要上述三个仪器,它们的其连接顺序是:A接( )( )接( ____________

②实验开始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轻轻打开其活塞,一会儿后稀硫酸也不能顺利滴入锥形瓶。猜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时,在读取测量实验中生成氢气的体积时,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待实验装置冷却后再读数

B.上下移动量筒F,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

C.上下移动量筒G,使其中液面与广口瓶中液面相平

D.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水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2)仔细分析实验装置后,同学们经讨论认为以下两点会引起较大误差: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

②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为V1 mLV2 mL。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_______ mL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