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下列两种方案制备氢氧化铝:
方案一:2.7g Al $\stackrel{100mL稀盐酸}{→}$X溶液 $\stackrel{NaOH溶液}{→}$Al(OH)3沉淀
方案二:2.7g Al $\stackrel{100mLNaOH溶液}{→}$Y溶液$\stackrel{稀盐酸}{→}$Al(OH)3沉淀
已知所用的稀盐酸与NaOH溶液均为3mol/L.图是向X溶液与Y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溶液或稀盐酸时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曲线表示的是向Y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B.方案二比方案一生成更多的气体
C.在M点时,两种方案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M点以后,a、b两条曲线将重合为一条

分析 根据实验方案知,X溶液是氯化铝溶液、Y溶液是偏铝酸钠溶液,
铝的物质的量=$\frac{2.7g}{27g/mol}$=0.1mol,n(HCl)=n(NaOH)=3mol•L-1×0.1L=0.3mol,根据反应: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知酸恰好反应、碱过量,
A.酸恰好和铝反应,所以X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铝,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会立即产生沉淀;
B.据得失电子守恒判断判断两种方案生成气体量是否相等;
C.根据原子守恒判断;
D.根据反应:Al(OH)3+3HCl=AlCl3+3H2O,Al(OH)3+NaOH═NaAlO2+2H2O判断.

解答 解:A.通过以上分析知,铝和盐酸恰好反应,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铝,向氯化铝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立即产生沉淀,所以a曲线表示的是向X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故A错误;
B.据得失电子守恒,铝质量相同,方案二和方案一生成氢气的气体也相同,故B错误;
C.在M点时,沉淀达到最大,所得溶液中只有氯化钠溶质,与向X溶液和Y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和HCl的浓度及体积相等,根据原子守恒得M点时两方案中所得溶液浓度相等,故C正确;
D.M点时,Al(OH)3量相同,根据反应:Al(OH)3+3HCl=AlCl3+3H2O,Al(OH)3+NaOH═NaAlO2+2H2O,消耗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不等,所以a、b两条曲线将不能重合为一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以物质制备为载体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之间反应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各曲线表示的物理量,注意结合方程式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4.某化学研究性小组采用如下装置(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略去)电解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并通过实验测定产物的量来判断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
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电解的氯化钠质量/总的氯化钠质量)×100%
甲方案:利用甲、乙装置测定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
(1)若饱和食盐水中滴有酚酞,则电解过程中甲装置中的实验现象:左右碳棒上都有气泡产生,左边碳棒附近溶液变红.
(2)若洗气瓶a中盛放的为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通过测定洗气瓶a在电解前后的质量变化来计算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则正确的连接顺序为B连C(填A、B、C、等导管口),则洗气瓶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H2O+Cl-+ClO-;.
乙方案:利用甲、丙装置测定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
(3)对于乙方案,有同学提出有两种方法都可测得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
Ⅰ.通过测定硬质玻璃管中氧化铜固体前后质量差来计算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
Ⅱ.通过测定丙装置中除硬质玻璃管外的某装置前后质量差来计算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
①.一同学认为可以在乙方案方法Ⅱ中的装置中添加一干燥装置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干扰,则该干燥装置应与D口连接
a.A           b.B          c.D         d.E
②.另一同学认为乙方案的方法Ⅰ、Ⅱ测得的实验结论都不正确,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同意,在乙方案中氢气还原氧化铜,氢气不能全部反应,误差太大
丙方案:只利用甲装置测定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
(4)若电解150mL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测得溶液的为pH为14,求饱和食盐水的电解率16.6%(假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不变,饱和食盐水密度约为1.33g/mL,溶解度为36.0g).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