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5.下列事实不能用有机物分子内基团间的相互作用解释的是( )A. | 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 | |
B. | 苯酚(C6H5OH)能跟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 | |
C. | 甲苯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 | |
D. | 苯在50℃~60℃时发生硝化反应而甲苯在30℃时即可 |
分析 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乙烷属于烷烃,是饱和烃;
B.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说明苯基对羟基有影响;
C.苯、乙烷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甲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被氧化为苯甲酸,说明苯环对侧链影响;
D.甲苯与硝酸反应更容易,说明甲苯中苯环上H原子更活泼.
解答 解:A、因为乙烯的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而烷烃中则没有,是自身的官能团性质,不是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导致的化学性质,故A错误;
B.苯酚可以看作是苯基和羟基连接,乙醇可以可作是乙基和羟基连接,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则说明苯基对羟基有影响,故B正确;
C.苯、乙烷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甲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被氧化为苯甲酸,说明苯环对侧链影响,故C正确;
D.甲苯与硝酸反应更容易,说明甲基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易被取代,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关系、原子团的相互影响等,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把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5.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非金属性:Z>T>X | B. | 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 | ||
C. |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T<Q | D. | R、T、Q的最高正价相同 |
13.将质量为1g,相同大小的两块铜片分别投入到足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后的溶液的质量相同 | B. | 与浓硝酸的反应中,铜片先消失 | ||
C. | 产生气体的颜色相同 | D. | 产生气体的体积相同(相同条件) |
10.有机物X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制造塑料、涂料和粘合剂等高聚物.为研究X的组成与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
(1)有机物X 的质谱图为: | (1)有机物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 |
(2)将10.0g X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并使其产物依次通过足量的无水CaCl2和KOH浓溶液,发现无水CaCl2增重7.2g,KOH浓溶液增重22.0g. | (2)有机物X的分子式是 C5H8O2. |
(3)经红外光谱测定,有机物X中含有醛基;有机物X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2个吸收峰,峰面积之比是3:1. | (3)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是 (CH3)2C(CHO)2. |
17.节日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施用S-诱抗素制剂,以保证鲜花盛开.S-诱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mol该分子可与1molNa发生反应产生H2 | |
B. | 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 |
C. | 可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 |
D. | 该分子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7.25℃下,向20mL 0.1mol•L-1H2A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有关粒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 )
A. | H2A属于强酸 | |
B. | $\frac{C({HA}^{-})}{C{(H}_{2}A)}$随着V[NaOH(aq)]的增大而增大 | |
C. | V[NaOH(aq)]=20mL时,溶液中存在关系:c(HA-)+c(A2-)+c(H2A)=0.1mol•L-1 | |
D. | V[NaOH(aq)]=20mL时,溶液中存在关系:c(Na+)>c(HA-)>c(H+)>C(A2-)>C(OH-) |
8.下列有关侯氏制碱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条件下,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 B. | 氨气和二氧化碳均来自合成氨工厂 | ||
C. | 侯氏制碱法实现了对氨气循环利用 | D. | 生产时,应先通二氧化碳再通氨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