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6.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A. | 将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除去乙烯 | |
B. | 配制银氨溶液:在一定量AgNO3溶液中,逐滴滴加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 |
C. | 验证RX为碘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将溶液冷却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 |
D. | 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将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可检验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乙烯 |
分析 A.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后生成二氧化碳;
B.配制银氨溶液,最初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即可;
C.水解后加酸至酸性,再检验卤素离子;
D.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醇易挥发,乙烯、乙醇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解答 解:A.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后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不能除杂,应选溴水通过洗气除去乙烯,故A错误;
B.配制银氨溶液,最初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即可,则在一定量AgNO3溶液中,逐滴滴加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故B正确;
C.水解后加酸至酸性,再检验卤素离子,则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将溶液冷却后先加硝酸至酸性,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来检验,故C错误;
D.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醇易挥发,乙烯、乙醇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不能检验,应除去乙醇,再检验乙烯,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混合物分离提纯、银氨溶液配制、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物质检验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向下列各溶液中通入CO2直到过量,未反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这一现象的是( )
①饱和碳酸钠溶液②漂白粉溶液③氯化钙溶液④硅酸钠溶液.
①饱和碳酸钠溶液②漂白粉溶液③氯化钙溶液④硅酸钠溶液.
A. | ①③ | B. | ①③④ | C. | ②③④ | D. | ①②④ |
7.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氯水中只含Cl2和HClO两种分子 | |
B. | 新制氯水只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 |
C. | 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主要是Cl2 | |
D. | 氯水放置数天后其pH将变小,酸性增强 |
4.桶烯(Barrelene)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桶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 |
B. | 桶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 | |
C. | 桶烯与苯乙烯(C6H5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 | |
D. | 桶烯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所得产物只有一种 |
11.某烷烃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该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至少为( )
A. | 5 | B. | 6 | C. | 7 | D. | 8 |
5.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反应进行到第10S时,该反应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 |
B. | 前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 | |
C. | 反应进行到第8S时,反应速率v(Z)>v(X)>v(Y) | |
D.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