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a、b、c、d、e分别为MgC12、KHSO4、KOH、NaHCO3、A1C13溶液中的一种,已知:①a能与其它4种溶液反应,且a与c、e反应时有明显现象;
②b与d反应只产生气泡;
③e只能与a反应;
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 | a一定是KOH | B. | c一定是A1C13 | C. | e一定是MgC12 | D. | b一定是KHSO4 |
分析 b与d反应只产生气泡,只有KHSO4、NaHCO3混合只产生气体,所以b、d中一种是KHSO4一种是NaHCO3;
剩余的a、c、e中包含MgC12、KOH、A1C13溶液;
a能与其它4种溶液反应,且a与c、e反应时有明显现象,则a是KOH;
e只能与a反应,MgC12只与KOH反应,氯化铝与碳酸氢钠、KOH都反应,所以e是MgC12、c是AlC13;
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b与d反应只产生气泡,只有KHSO4、NaHCO3混合只产生气体,所以b、d中一种是KHSO4一种是NaHCO3;
剩余的a、c、e中包含MgC12、KOH、A1C13溶液;
a能与其它4种溶液反应,且a与c、e反应时有明显现象,则a是KOH;
e只能与a反应,MgC12只与KOH反应,氯化铝与碳酸氢钠、KOH都反应,所以e是MgC12、c是AlC13;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无法确定哪种是KHSO4哪种是NaHCO3,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侧重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明确物质性质及物质之间反应现象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氯化铝能和碳酸氢钠发生双水解反应,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5.碱金属与卤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大都具有的性质是( )
①熔沸点较高 ②能溶于水 ③水溶液能导电 ④有较深的颜色 ⑤熔融状态不导电.
①熔沸点较高 ②能溶于水 ③水溶液能导电 ④有较深的颜色 ⑤熔融状态不导电.
A. | ①②③ | B. | ③④⑤ | C. | ①④⑤ | D. | ②③⑤ |
2.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其反应为:2NO+2CO$\frac{\underline{\;催化剂\;}}{\;}$2CO2+N2.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1.88×10-4mol•L-1•S-1.
(2)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5000 L•mol-1.
(3)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①请在上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
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用气体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c(NO)(mol/L) | 1.00×10-3 | 4.50×10-4 | 2.50×10-4 | 1.50×10-4 | 1.00×10-4 | 1.00×10-4 |
c(CO)(mol/L) | 3.60×10-3 | 3.05×10-3 | 2.85×10-3 | 2.75×10-3 | 2.70×10-3 | 2.70×10-3 |
(1)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1.88×10-4mol•L-1•S-1.
(2)在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5000 L•mol-1.
(3)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 编号 | T(℃) | NO初始浓度 (mol/L) | CO初始浓度 (mol/L) |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 |
Ⅰ | 280 | 1.20×10-3 | 5.80×10-3 | 82 |
Ⅱ | 124 | |||
Ⅲ | 350 | 124 |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三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
19.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 | 热稳定性SiH4<PH3<NH3<H2O | B. | 熔点:Na>K>Rb>Cs | ||
C. | 酸性:H2CO3<H3PO4<H2SO4<HClO4 | D. | 半径:K+>Na+>O2->F- |
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 |
B. |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与蒸馏烧瓶支管口在同一高度处 | |
C. | 在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粗苯甲酸加热溶解后,还需加少量蒸馏水再趁热过滤 | |
D. | 除去混在苯中的苯酚时,可先加入饱和浓溴水,振荡后静置,再过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