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8.(1)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立即会看到溶液变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I-+Cl2═I2+2Cl-.(2)在碘和淀粉形成的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发现蓝色逐渐消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I2+SO2+2H2O═2I-+SO42-+4H+.
(3)对比(1)和(2)实验所得的结果,将Cl-、I-、SO2按还原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为SO2>I->Cl-.
分析 (1)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立即会看到溶液变蓝色,说明氯气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
(2)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被碘单质氧化成硫酸根离子,溶液蓝色消失,写出碘单质与二氧化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据此判断Cl-、I-、SO2的还原性强弱.
解答 解:(1)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碘离子被氯气氧化成碘单质,溶液变成了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Cl2═I2+2Cl-,
故答案为:2I-+Cl2═I2+2Cl-;
(2)在碘和淀粉形成的蓝色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二氧化硫被碘单质氧化,同时碘单质被还原成碘离子,溶液蓝色消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I2+SO2+2H2O═2I-+SO42-+4H+,
故答案为:I2+SO2+2H2O═2I-+SO42-+4H+;
(3)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性关系为:还原剂>还原产物,根据反应2I-+Cl2═I2+2Cl-可知,还原性:I->Cl-;根据反应I2+SO2+2H2O═2I-+SO42-+4H+可知,还原性:SO2>I-,所以三者还原性关系为:SO2>I->Cl-,
故答案为:SO2>I->Cl-.
点评 本题以氯气、碘、二氧化硫为载体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还原性强弱判断,会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确定还原剂和还原产物,知道还原性强弱比较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以下互为同位素的是( )
A. | 金刚石与石墨 | B. | D2与H2 | ||
C. | CO与CO2 | D. | ${\;}_{17}^{35}$Cl与${\;}_{17}^{37}$Cl |
16.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常用于消毒、杀菌、漂白等.请回答相关问题:
(1)目前常用乙基蒽醌法制备过氧化氢,主要过程如图1,此过程的总方程式为H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H2O2.
(2)实验测得常温下质量分数为0.51%H2O2水溶液(密度为1g/mL)的pH为5
i.写出H2O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H2O2?H++HO2-HO2-?H++O22-.
ii.测定H2O2水溶液pH的方法为D(填编号)
A.用酸碱指示剂测定 B.用广泛pH试纸测定
C.用精密pH试纸测定 D.用pH计测定
(3)某实验小组拟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i.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由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2O2较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是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在同一热水浴中).
ii.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
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溶液pH越大,双氧水分解速度越快.
(4)实验室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测定双氧水的浓度,反应原理为:2MnO4-+5H2O2+6H+═2Mn2++8H2O+5O2↑
2MnO4-+H2O2+H+═2Mn2++H2O+O2↑
i.请配平以上离子方程式2MnO4-+5H2O2+6H+═2Mn2++8H2O+5O2↑
ii.用移液管吸取25.00mL试样置于锥形瓶中,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0.1000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体积如下表所示:
计算试样中过氧化氢的浓度为0.18mol•L-1.
iii.若滴定前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则测定结果偏高(“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1)目前常用乙基蒽醌法制备过氧化氢,主要过程如图1,此过程的总方程式为H2+O2$\frac{\underline{\;催化剂\;}}{\;}$H2O2.
(2)实验测得常温下质量分数为0.51%H2O2水溶液(密度为1g/mL)的pH为5
i.写出H2O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H2O2?H++HO2-HO2-?H++O22-.
ii.测定H2O2水溶液pH的方法为D(填编号)
A.用酸碱指示剂测定 B.用广泛pH试纸测定
C.用精密pH试纸测定 D.用pH计测定
(3)某实验小组拟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编号 | 反应物 | 催化剂 |
① | 10mL 2% H2O2溶液 | 无 |
② | 10mL 5% H2O2溶液 | 无 |
③ | 10mL 5% H2O2 溶液 | 0.1gMnO2粉末 |
④ | 10mL 5% H2O2 溶液+少量HCl溶液 | 0.1gMnO2粉末 |
⑤ | 10mL 5% H2O2 溶液+少量NaOH溶液 | 0.1gMnO2粉末 |
ii.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
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溶液pH越大,双氧水分解速度越快.
(4)实验室常用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测定双氧水的浓度,反应原理为:2MnO4-+5H2O2+6H+═2Mn2++8H2O+5O2↑
2MnO4-+H2O2+H+═2Mn2++H2O+O2↑
i.请配平以上离子方程式2MnO4-+5H2O2+6H+═2Mn2++8H2O+5O2↑
ii.用移液管吸取25.00mL试样置于锥形瓶中,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0.1000mol•L-1的KMnO4标准溶液体积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
体积(mL) | 17.10 | 18.10 | 18.00 | 17.90 |
iii.若滴定前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消失,则测定结果偏高(“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3.以下操作会使结果偏高的是( )
A. | 在转移液体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 |
B. | 定容摇匀后,液面已低于容量瓶刻度线,此时再加水 | |
C. | 转移时有少许液体沿容量瓶外壁流到实验桌上 | |
D. | 定容时俯视液面 |
1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 | 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0.0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
B. | 用米汤直接检验食盐中是否有碘元素 | |
C. | 用酚酞检验纯碱中是否含有烧碱 | |
D. | 多次盐析或多次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
20.下列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 | 检验卤代烃中是否含有氯,可将其与NaOH溶液共热后滴加AgNO3溶液即可 | |
B. | 根据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把钢闸门与外加电源的正极连接就可以被保护 | |
C. | 将乙醇与浓的氢溴酸混合加热可以制备溴乙烷 | |
D. | 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内壁附着银,用稀氨水可以洗去 |
17.有关反应5Cu+4H2SO4(浓)$\frac{\underline{\;\;△\;\;}}{\;}$Cu2S+3CuSO4+4H2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 |
B. | 每有1 mol Cu参加反应时转移2 mol e- | |
C. | 氧化产物只有CuSO4 | |
D. | 浓硫酸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