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标况下,22.4L SO3含有3NA个O原子 | |
B. | 常温常压下,27g Al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生成1.5NA个H2 | |
C. | 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与臭氧(O3 )的混合物中含有NA个氧原子 | |
D. | 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的 K2SO4 溶液中,含2NA个K+ |
分析 A、标况下,三氧化硫为固体;
B、求出铝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铝反应生成1.5mol氢气来分析;
C、氧气与臭氧(O3 )均由氧原子构成;
D、溶液体积不明确.
解答 解:A、标况下,三氧化硫为固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故A错误;
B、27g铝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1mol铝反应生成1.5mol氢气,即1.5NA个氢气分子,故B正确;
C、氧气与臭氧(O3 )均由氧原子构成,则32g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n=$\frac{32g}{16g/mol}$=2mol,即2NA个氧原子,故C错误;
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钾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1.电解是工业生产的常用方法.某研究性小组进行以下相关探究:
实验Ⅰ用图1装置电解CuCl2溶液制取少量漂白液:
(1)导气管W端应与出气口X连接(填“X”或“Y”).
(2)实验后发现阴极碳棒上除了附着有红色物质,还附着有少量白色物质.
查阅资料显示:
化学小组分析提出:①白色物质为CuCl.
②红色物质可能有Cu;或者Cu2O;或者二者混合物.
实验Ⅱ为探究阴极碳棒上附着的红色、白色物质,设计了如下实验:取出阴极碳棒,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W1g,并将其放入图2所示装置b中,进行实验.
实验中,碳棒上的白色物质完全变为红色,无水硫酸铜不变色,d中出现白色沉淀;实验结束时,继续通H2直至碳棒冷却后,称量其质量为W2g.
(3)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检验红色物质中有无Cu2O.
(4)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Cl+H2$\frac{\underline{\;\;△\;\;}}{\;}$2Cu+2HCl.
(5)电解CuCl2溶液时,阴极上产生白色物质的原因为(用电极反应式解释)Cu2++e-+Cl-=CuCl↓;阴极上产生白色物质的物质的量是$\frac{{W}_{1}-{W}_{2}}{35.5}$mol.
实验Ⅲ测定漂白液中NaClO的浓度:准确移取20.00mL洗气瓶内混合溶液,加入适量的H2O2溶液,摇匀,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 n mol•L-1盐酸滴定至终点,消耗盐酸V mL.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入H2O2溶液的作用NaClO+H2O2=O2↑+NaCl+H2O.
(7)若忽略洗气瓶内的副反应及体积变化,漂白液中NaClO的浓度为$\frac{20m-nV}{40}$mol•L-1.
实验Ⅰ用图1装置电解CuCl2溶液制取少量漂白液:
(1)导气管W端应与出气口X连接(填“X”或“Y”).
(2)实验后发现阴极碳棒上除了附着有红色物质,还附着有少量白色物质.
查阅资料显示:
物质名称及化学式 | 氯化亚铜CuCl | 碱式氯化铜Cu2(OH)3Cl |
性质 | 白色固体、不溶水 | 绿色固体、不溶水 |
②红色物质可能有Cu;或者Cu2O;或者二者混合物.
实验Ⅱ为探究阴极碳棒上附着的红色、白色物质,设计了如下实验:取出阴极碳棒,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W1g,并将其放入图2所示装置b中,进行实验.
实验中,碳棒上的白色物质完全变为红色,无水硫酸铜不变色,d中出现白色沉淀;实验结束时,继续通H2直至碳棒冷却后,称量其质量为W2g.
(3)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检验红色物质中有无Cu2O.
(4)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Cl+H2$\frac{\underline{\;\;△\;\;}}{\;}$2Cu+2HCl.
(5)电解CuCl2溶液时,阴极上产生白色物质的原因为(用电极反应式解释)Cu2++e-+Cl-=CuCl↓;阴极上产生白色物质的物质的量是$\frac{{W}_{1}-{W}_{2}}{35.5}$mol.
实验Ⅲ测定漂白液中NaClO的浓度:准确移取20.00mL洗气瓶内混合溶液,加入适量的H2O2溶液,摇匀,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 n mol•L-1盐酸滴定至终点,消耗盐酸V mL.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入H2O2溶液的作用NaClO+H2O2=O2↑+NaCl+H2O.
(7)若忽略洗气瓶内的副反应及体积变化,漂白液中NaClO的浓度为$\frac{20m-nV}{40}$mol•L-1.
9.已知:
①2H2(g)+O2(g)═2H2O(g)△H=-483.6kJ/mol;
②H2(g)+S(g)═H2S(g)△H=-20.1kJ/mol.
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①2H2(g)+O2(g)═2H2O(g)△H=-483.6kJ/mol;
②H2(g)+S(g)═H2S(g)△H=-20.1kJ/mol.
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 | 由①知,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 | |
B. | 由①、②知,2H2S(g)+O2(g)=2S(g)+2H2O(g)△H=-443.4kJ/mol | |
C. | 反应②中的能量变化可用如图表示 | |
D. | 若反应②中改用固态硫,则放热大于20.1 kJ |
13.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两倍.回答下列问题:
(1)Y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VIA族.
(2)下列能证明Y元素与Z元素的得电子能力强弱的是:BC(填序号).
A.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与金属化合时每个原子得电子的多少
(3)比较Y和Z简单离子半径大小(用离子符号表示):S2->Cl-.
(4)X元素的某种液态氢化物,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只存在共价单键.该物质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将CuO还原为Cu2O,同时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与空气中的一种气体成分相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4CuO=N2↑+2Cu2O+2H2O.若反应中3.01×1022个电子发生转移,则有4g的CuO参加反应.
X | ||
Y | Z |
(2)下列能证明Y元素与Z元素的得电子能力强弱的是:BC(填序号).
A.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与金属化合时每个原子得电子的多少
(3)比较Y和Z简单离子半径大小(用离子符号表示):S2->Cl-.
(4)X元素的某种液态氢化物,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只存在共价单键.该物质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将CuO还原为Cu2O,同时生成一种气体,该气体与空气中的一种气体成分相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4CuO=N2↑+2Cu2O+2H2O.若反应中3.01×1022个电子发生转移,则有4g的CuO参加反应.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原子半径Na<Mg<Al | B. | 热稳定性:HCl>H2S>PH3 | ||
C. | 碱性:KOH>NaOH>Mg(OH)2 | D. | 酸性强弱:H2SiO3<H2CO3<H3PO4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CO2 | |
B. |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将其煮沸又变红的无色气体为SO2 | |
C. | 与浓H2SO4反应可产生SO2的一定是亚硫酸的正盐 | |
D. | 某酸性溶液经分析含大量S2-,SO42-,Mn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