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9.下列物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 淀粉检验方法:加碘化钾变蓝 | B. | 蛋白质检验方法:浓硝酸或燃烧法 | ||
C. | 蛋白质最终水解产物:葡萄糖 | D. | 淀粉最终水解产物:二氧化碳 |
分析 A.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
B.蛋白质与浓硝酸变黄;蛋白质燃烧有烧焦羽毛味;
C.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为氨基酸;
D.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
解答 解:A.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不是碘化钾,故A错误;
B.蛋白质与浓硝酸变黄;蛋白质燃烧有烧焦羽毛味,可用来检验蛋白质,故B正确;
C.蛋白质的水解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故C错误;
D.淀粉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与检验,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17.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已致589人遇难.饮用水安全在灾后重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某研究小组提取三处被污染的水源进行了如下分析:并给出了如下实验信息:其中一处被污染的水源含有A、B两种物质,一处含有C、D两种物质,一处含有E物质,A、B、C、D、E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的:
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③进行焰色反应,只有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④在各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C、D中产生白色沉淀;
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化学式:ANaHCO3、BKNO3、CKAl(SO4)2、DCuSO4.
(2)将含1 mol A的溶液与含1 mol 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为Na2CO3.
(3)写出实验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4)C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Al3++3H2O=Al(OH)3(胶体)+3H+.
阳离子 | K+、Na+、Cu2+、Al3+ |
阴离子 | SO42-、HCO3-、NO3-、OH- |
①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③进行焰色反应,只有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④在各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C、D中产生白色沉淀;
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化学式:ANaHCO3、BKNO3、CKAl(SO4)2、DCuSO4.
(2)将含1 mol A的溶液与含1 mol 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为Na2CO3.
(3)写出实验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
(4)C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Al3++3H2O=Al(OH)3(胶体)+3H+.
4.由碳的氧化物直接合成乙醇燃料已进入大规模生产.如图是由二氧化碳合成乙醇的技术流程:
吸收池中盛有饱和碳酸钾溶液,把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吹入吸收池中,吸收池中反应液进入分解池后,向分解池中通入高温水蒸汽,把二氧化碳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在合成塔中和氢气经化学反应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乙醇.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吸收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CO32-+H2O=2HCO3-.
(2)从分解池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K2CO3.
(3)在一定压强下,测得由CO2制取CH3CH2OH的实验数据如表:
提高氢碳n(H2)/n(CO2)比,对生成乙醇有利(选填“不利”、“有利”或“无影响”).
吸收池中盛有饱和碳酸钾溶液,把含有二氧化碳的空气吹入吸收池中,吸收池中反应液进入分解池后,向分解池中通入高温水蒸汽,把二氧化碳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在合成塔中和氢气经化学反应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乙醇.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吸收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O2+CO32-+H2O=2HCO3-.
(2)从分解池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K2CO3.
(3)在一定压强下,测得由CO2制取CH3CH2OH的实验数据如表:
500 | 600 | 700 | 800 | |
1.5 | 45 | 33 | 20 | 12 |
2.0 | 60 | 43 | 28 | 15 |
3.0 | 83 | 62 | 37 | 22 |
14.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盐酸、纯碱、氣酸钾、氧化镁、二氧化硅 | |
B. | 硝酸、烧碱、次氯酸钠、氧化钙、二氧化硫 | |
C. | 次氯酸、消石灰、硫酸铵、过氧化钠、二氧化碳 | |
D. | 氨基酸、过氧化钠、碱式碳酸铜、氧化铁、一氧化碳 |
1.有下列10种物质分为两组:
A组:①苯酚,②乙酸,③牛油,④丙氨酸,⑤乙酸乙酯;
B组:⑥溴水,⑦甲醛,⑧苛性钠溶液,⑨氯化铁溶液,⑩金属钠.
A组物质中有一种跟B组物质均能反应,B组物质中有1种跟A组物质均能反应,则这两种物质分别是( )
A组:①苯酚,②乙酸,③牛油,④丙氨酸,⑤乙酸乙酯;
B组:⑥溴水,⑦甲醛,⑧苛性钠溶液,⑨氯化铁溶液,⑩金属钠.
A组物质中有一种跟B组物质均能反应,B组物质中有1种跟A组物质均能反应,则这两种物质分别是( )
A. | ①⑧ | B. | ③⑩ | C. | ①⑥ | D. | ②⑨ |
19.下列装置示意图中的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 研究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p1) | |
B. | 研究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 |
C. | 研究平衡体系中增加O2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 |
D. | 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