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KIO3 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可作为食盐中的补碘剂。利用“KClO3 氧化法制备 KIO3 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酸化反应所得产物有 KH(IO3)2Cl2 KCl Cl2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2)“滤液中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 p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晶过滤时工人发现 KH(IO3)2 为悬浮絮状沉淀,以下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A.倾析法 B.重结晶法 C.抽滤法 D. 离心分离法

(4)生产中,如果省去酸化逐氯结晶①、过滤这三步操作,直接用试剂 X 调整反应后溶液的 pH,对生产碘酸钾有什么具体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KIO3 也可采用电解法制备,装置如图所示。与电解法相比,“KClO3 氧化法的主要不足之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6)已知: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I22S2O32-=2IS4O62-。测定加碘食盐中碘的含量,学生甲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准确称取 w g 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过量 KI 溶液,使 KIO3 KI 反应完全;

c.以淀粉为指示剂,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L-1 Na2S2O3 溶液 10.0mL 恰好反应。 则加碘食盐样品中的碘元素含量是______________mg/kg(以含 w 的代数式表示)

(7)学生乙又对纯净的 NaCl(不含 KIO3)进行了下列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1g 纯净的 NaCl,加 3mL 水配成溶液。

溶液无变化

滴入 5 滴淀粉溶液和 1mL 0.1 mol·L1KI 溶液,振荡。

溶液无变化

然后再滴入 1 1mol·L1 H2SO4,振荡。

溶液变蓝色

根据学生乙的实验结果,请对学生甲的实验结果作出简要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加热 KCl KH(IO3)2+KOH=2KIO3+H2O B D I2+ KClO3+ H2O = KH(IO3)2+KCl+Cl2溶液中的氯气会与KOH反应生成次氯酸钾,次氯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KIO3氧化成KIO4从而得不到碘酸钾。 产生氯气,污染环境 4I-+4H++O2=2I2+H2O 加入的KI过量,在酸性条件下,I-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I2,造成甲的实验结果偏大

【解析】

(1)将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排出的一般方法是将溶液加热,原因是气体的溶解度是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第一步反应得到的产品中氯气在 Cl2时除去;

(2) 根据图示,碘酸钾在最后得到,所以过滤时KH(IO3)2应该在滤渣中,所以滤液中主要为KCl pH”的主要目的是将KH(IO3)2转化为KIO3,所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H(IO3)2+KOH=2KIO3+H2O

(3)结晶过滤时工人发现 KH(IO3)2 为悬浮絮状沉淀,可以采用重结晶法或离心分离法得到较纯的KH(IO3)2晶体,答案选BD;

(4)反应I2+KClO3+H2O=KH(IO3)2+KCl+Cl2↑产生的氯气跟KOH反应生成KClO, K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KIO3氧化成KIO4从而不能得到碘酸钾。导致操作失败,前功尽弃;

(5)KClO3氧化法的最大不足之处在于,生产中会产生氯气,污染环境;

(6)设碘酸钾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反应KIO35KI3H2SO4=3K2SO43I23H2OI22S2O32-=2IS4O62-。可得关系式:KIO3~ I2 ~ 6S2O32-

KIO3~ I2 ~ 6S2O32-

1 6

x 2.0×10-3mol/L×0.01L

x==×10-5mol

根据碘原子守恒知,碘元素的质量=×10-5mol×127g/mol=×10-5g

所以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 4I-+4H++O2=2I2+H2O 加入的KI过量,在酸性条件下,I-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I2,造成甲的实验结果偏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现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来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邻苯二甲酸溶液时有下列操作:

①向溶液中加入1~2滴指示剂 ②取20mL标准溶液放入锥形瓶中

③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 ④重复以上操作

⑤用天平精确称取5.105g邻苯二甲酸氢钾(相对分子质量为204.2)固体配成250mL标准溶液(测得pH约为4.2).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1)以上各步中,正确的(填序号)操作顺序是__,上述②中使用的仪器除锥形瓶外,还需要使用的仪器是__.选用指示剂是:__

(2)滴定,并记录NaOH的终读数.重复滴定几次,数据记录如下表: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

1

2

3

4

V(样品)/mL

20.00

20.00

20.00

20.00

V(NaOH)/mL(初读数)

0.10

0.30

0.00

0.20

V(NaOH)/mL(终读数)

20.08

20.30

20.80

20.22

V(NaOH)/mL(消耗)

19.98

20.00

20.80

20.02

某同学在处理数据过程中计算得到平均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NaOH)==20.20mL,他的计算合理吗?理由是____通过仪器测得第4次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a____20.02(填“>”、“<”“=”)

(3)步骤②中在观察滴定管的起始读数时,要使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如果滴定管内部有气泡,赶走气泡的操作__

(4)滴定前,用蒸馏水洗净碱式滴定管,然后加待测定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此操作对实验结果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