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7.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高温下发生下列反应:C(s)+H2O(g)CO(g)+H2(g),其中H2O、CO的物质的量(mol)随时间(min)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述式为$K=\frac{{c(CO).c({H_2})}}{{c({H_2}O)}}$
(2)计算1min内υ(CO)=0.1mol/L.min
(3)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区间是1~2min、3~5min
(4)若反应进行到2min时,改变了温度,使曲线发生如右图所示的变化,则温度为升高(选填“升高”或“降低”)逆反应是放(选填“吸”或“放”)热反应.
(5)反应至5min时,若也只改变了某一个条件,使曲线发生如图所示变化,该条件可能是下述中的B.
A.增加了C     B.增加了水蒸气     C.降低了温度    D.增加了压强.

分析 (1)化学平衡常数K=$\frac{生成物浓度系数幂次方}{反应物浓度系数幂次方}$;
(2)据v(CO)=$\frac{\frac{△n(CO)}{V}}{△t}$计算;
(3)图象分析物质水、一氧化碳物质的量不变的时间段为平衡状态;
(4)反应进行至2min时,根据图象知,相同时间内,水和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变化量大于0-1min内,说明反应速率增大,根据压强和温度对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
(5)反应至第5min时,CO的物质的量不变,水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改变的量是水的物质的量.

解答 解:(1)化学平衡常数K=$\frac{生成物浓度系数幂次方}{反应物浓度系数幂次方}$,$K=\frac{{c(CO).c({H_2})}}{{c({H_2}O)}}$,故答案为:$K=\frac{{c(CO).c({H_2})}}{{c({H_2}O)}}$;
(2)v(CO)=$\frac{\frac{△n(CO)}{V}}{△t}$=$\frac{\frac{0.2mol}{2L}}{1min}$=0.1mol/L.min,故答案为:0.1mol/L.min;
(3)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含量等不再发生变化,以及由此衍生的其它量不变,可由此判断1~2 min、3~5 min时间段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故答案为:1~2 min、3~5 min; 
(4)反应进行至2min时,根据图象知,相同时间内,水和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变化量大于0-1min内,说明反应速率增大,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减少,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增加,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该改变的条件只能是升高温度,升温一氧化碳物质的量增大,说明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升高;放; 
(5)反应至第5min时,CO的物质的量不变,水的物质的量增大,说明改变的量是增加水的物质的量,随反应进行水蒸气减小,一氧化碳增大,平衡正向进行;
A、增加了C是固体,不影响化学平衡,故A错误;
B、增加了水蒸气,5min时,CO的物质的量不变,水的物质的量增大,故B正确;
C、反应是吸热反应,降低了温度平衡逆向进行,图象不符合,故C错误;
D、增加了压强,平衡逆向进行,不符合图象变化,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明确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温度和物质的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即可解答,注意降低温度时,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都降低反应速率,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