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0.下列实验的设计可行的是( )A. | 用澄清石灰水可区别Na2CO3和NaHCO3粉末 | |
B. | 用如图装置进行浓硝酸与铜的反应制取并收集NO2 | |
C. | 检验未知溶液是否含SO42ˉ可先加氯化钡,再加稀盐酸 | |
D. | 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可依次加入H2O、NaOH、BaCl2、Na2CO3,过滤再加入HCl |
分析 A.二者与石灰水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
B.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C.检验硫酸根离子,应先加盐酸酸化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
D.可依次加入H2O、NaOH、BaCl2、Na2CO3,先溶解、再将Mg2+、SO42-、Ca2+转化为沉淀,最后过滤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钠.
解答 解:A.二者与石灰水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
B.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则图中不能利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故B错误;
C.检验硫酸根离子,应先加盐酸酸化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再加氯化钡检验,故C错误;
D.可依次加入H2O、NaOH、BaCl2、Na2CO3,先溶解、再将Mg2+、SO42-、Ca2+转化为沉淀,最后过滤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钠,操作合理,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的鉴别、气体的制备及收集、离子检验、粗盐提纯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有机物原子的共线及共面问题比较重要.在分子中,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数最多为( )
A. | 12个 | B. | 22个 | C. | 16个 | D. | 20个 |
1.已知25℃时有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CH3COO-、CN-、CO32-结合质子(即H+)的能力大小顺序CO32->CN->CH3COO-;25℃时,有等浓度的①CH3COONa溶液、②NaCN溶液、③NaHCO3溶液,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③>① (填序号).
(2)Na2CO3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O32-+H2O?HCO3-+OH-,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c(Na+)>c(CO32-)>c(OH-)>c(HCO3-)>c(H+).
(3)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CN-+H2O=HCN+HCO3-
(4)室温下,向盛一定量的稀氨水烧杯中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当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等于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mol•L-1、0.1mol•L-1,则c(OH-)甲﹕c(OH-)乙小于1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弱电解质化学式 | CH3COOH | HCN | H2CO3 | NH3.H2O |
电离平衡常数 | 1.8×l0-5 | 4.9×l0-10 | K1=4.3×l0-7K2=5.6×l0-11 | 1.8×l0-5 |
(1)CH3COO-、CN-、CO32-结合质子(即H+)的能力大小顺序CO32->CN->CH3COO-;25℃时,有等浓度的①CH3COONa溶液、②NaCN溶液、③NaHCO3溶液,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③>① (填序号).
(2)Na2CO3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O32-+H2O?HCO3-+OH-,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c(Na+)>c(CO32-)>c(OH-)>c(HCO3-)>c(H+).
(3)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CN-+H2O=HCN+HCO3-
(4)室温下,向盛一定量的稀氨水烧杯中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当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等于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mol•L-1、0.1mol•L-1,则c(OH-)甲﹕c(OH-)乙小于1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8.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标况下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1)哪一时间段(指0~1、1~2、2~3、3~4、4~5min)反应速率最大2~3 min.
(2)求2~3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0.1mol/(L•min).
(3)除本实验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外,可行的方案还有相同时间内测定生成H2的体积(或相同时间内测定Zn的质量)(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写出一种).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氢气体积(mL) | 50 | 120 | 232 | 290 | 310 |
(2)求2~3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0.1mol/(L•min).
(3)除本实验测定反应速率的方法外,可行的方案还有相同时间内测定生成H2的体积(或相同时间内测定Zn的质量)(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写出一种).
5.元素A和元素B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已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B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A、B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可能有( )
A. | 能与水反应 | B. | 能与硫酸反应 | ||
C. | 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D. | 能与碳酸钠反应 |
15.已知A2+、B+、C3-、D-是第三周期元素的四种离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四种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 |
B. | 原子半径:r(D)>r(C)>r(A)>r(B) | |
C. | 离子半径:r(B+)>r(A2+)>r(C3-)>r(D-) | |
D. | B、D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H++OH-=H2O |
14.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 | |
B. | 胶体中加入电解质可以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 | |
C. | 胶体是一种不稳定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最稳定分散系 | |
D. |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具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