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常温下没有氧气存在时,铁与水几乎不反应,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小明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_____。
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
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常见铁的氧化物 | FeO | ||
颜色、状态 | 黑色粉末 | 红棕色粉末 | 黑色晶体 |
能否被磁铁吸引 | 否 | 否 | 能 |
(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与Fe3O4;猜想二:剩余固体是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_____ | _____ | _____ |
(实验结论)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反思与交流)该黑色固体不可能是Fe2O3,理由是_____。
【题目】为比较4种金属X、Y、Z、W的活动性,小刚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其中能反应的记为“
”,不能反应的记为“
”,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参加反应的物质 | X | Y | Z | W |
| ||||
| ||||
稀盐酸 |
A. B.
C. D.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实验室常用药品(或溶液)对“NaOH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
(知识卡片):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铜易溶于水。
(实验探究):
(1)方案Ⅰ:某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①实验结论_________。
②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
③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若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请分析产生气泡的可能原因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方案Ⅱ: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2mL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 若_______ | 稀盐酸过量 |
若没有明显现象 | 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
(实验反思):
(3)另有同学提出方案Ⅱ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原因是______。
(4)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证明“NaOH 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_________ (填序号)。
A 铜片 B pH试纸 C 氧化铜 D 紫色石蕊试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