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时,做了如下实验:

同学们发现两支蜡烛都熄灭了。

(提出问题)实验A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烧杯内的氧气被耗尽,所以蜡烛熄灭。

猜想2:烧杯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所以蜡烛熄灭。

(进行实验)

实验I:点燃蜡烛,塞紧胶塞。待蜡烛熄灭后,用放大镜照射白磷。观察到白磷燃烧。

实验II:经检测,实验A中,蜡烛熄灭时,烧杯内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3%。在集气瓶中按照一定的体积比收集气体,分别放入燃烧的蜡烛和燃烧的红磷,实验记录如下:

V(O2):V(CO2

蜡烛

红磷

1:4

燃烧

燃烧

1:5

燃烧

燃烧

1:6

熄灭

燃烧

1:9

熄灭

燃烧

(解释与结论)

(1)实验B中蜡烛熄灭,体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2)实验I的目的是_______

(3)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实验II证明猜想2错误,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5)结合实验I与实验II,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实验反思)

(6)通过此实验,同学们对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了新的认识,如_______

【答案】不可燃,不助燃 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4P+5O2 2P2O5 V(O2):V(CO2)=1:4或1:5时,蜡烛仍能燃烧 实验A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烧杯内氧气浓度降低,不足以支持蜡烛燃烧 不同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可能不同(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当温度高时,二氧化碳的密度会减小,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实验B中蜡烛熄灭,体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不可燃,不助燃;

2)验证猜想1是否正确(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3)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4)实验II证明猜想2错误,依据的实验现象是VO2):VCO2=1415时,蜡烛仍能燃烧;

5)结合实验I与实验II,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实验A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烧杯内氧气浓度降低,不足以支持蜡烛燃烧;

6)通过此实验,同学们对物质燃烧的条件有了新的认识,如不同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可能不同(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铜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如图为铜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铜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

(2)铜离子(Cu2+)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_

(3)电气工业上常用铜作电缆的内芯,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_____性;

(4)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但铜制品长期露置在潮湿空气中,表面变绿色,即生成了“铜绿”(化学式:Cu2(OH)2CO3)。

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_____(选填实验编号甲、乙、丙、丁)

(5)某兴趣小组以锈蚀严重的废铜屑为原料(假设不含其他杂质)制取纯铜。如图是兴趣小组设计的两种回收铜的实验方案:

查阅资料: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分析评价)

①步骤Ⅲ、Ⅳ、Ⅴ都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

②步骤Ⅳ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同一份废铜屑分别通过上述两种方案最终得到的铜的质量:方案一_____(填“>”或“=”或“<”)方案二。以上两种方案中,方案二优越于方案一,理由是________(答一点)。

(拓展探究)在方案一中,小明和小丽分别取24克氧化铜,用CO还原,小明得到19.2克红色固体,小丽得到20.8克红色固体。为什么两人得到的红色固体质量不相等?

查阅资料:

Ⅰ.CO还原CuO时也可产生红色的氧化亚铜(Cu2O)

Ⅱ.Cu2O+H2SO4(稀)=Cu+CuSO4+H2O

他们分析推断:

④一致认为________(填“小明”或“小丽”)的产物中肯定含有Cu2O;

⑤用CO还原4克CuO得到红色固体a克,若红色固体为Cu和Cu2O的混合物,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⑥可以用简单的实验验证红色固体中是否有Cu2O,请简述操作、现象及结论:_____

(6)我国约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冶炼黄铜。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Cu-Zn),它可用来制造电器零件及日用品。为了测定某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不考虑黄铜中的其他杂质),现将30g稀盐酸分三次加入到10g黄铜样品粉末中,每次充分反应后,测定本次生成氢气的质量,实验数据见表。试求: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10

10

本次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4

m

0.02

①m=____________

②此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

③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

④在坐标系中画出生成氢气总质量与加入盐酸质量关系的图像。______

【题目】拉瓦锡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生成了一种气体。同学们对这个实验很感兴趣,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石棉绒是耐高温材料,不与水和铁反应)。

1)反应一段时间后,有肥皂泡吹起时,用点燃的火柴靠近肥皂泡,当听到有爆鸣声时,说明铁与水蒸气能够进行反应,生成_____(写化学式)。

2)实验中石棉绒的作用是_______

3)探究玻璃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1.常见铁的氧化物的性质

常见铁的氧化物

FeO

Fe2O3

Fe3O4

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

黑色晶体

能否被磁铁吸引

与稀硫酸反应

生成FeSO4

生成Fe2(SO4)3

生成FeSO4 Fe2(SO4)3

2.铁可与硫酸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初步验证)玻璃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FeFe3O4;猜想二:剩余固体是_____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玻璃管中的剩余固体取出,放入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

______

(反思与交流)往剩余固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后,若无气体产生,你_______(填不能)确定剩余固体成分,原因是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