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元旦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滴水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粉末(Na2O2)的脱脂棉上滴了几滴水,脱脂棉就燃烧起来了(见图甲)。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
(猜想)根据燃烧条件,脱脂棉是_____。小新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小海又进行了补充:此反应还会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进而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_____。
(实验与探究)设计装置如图乙所示。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出口,看到木条复燃,推测此气体是_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导气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由此证明上述猜想是正确的。
(拓展与交流)
(1)完成了以上实验,同学们又进一步探究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小新认为是NaOH,小海认为是 Na2CO3,小华认为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大家经过讨论认为小新的猜想是正确的,不可能生成碳酸钠,判断依据是_____。
(2)为进一步证实小新的判断,小华取少量乙图试管中的液体,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_____,证明小新猜想正确。小华又向上述滴加了酚酞溶液的液体里逐滴滴加稀盐酸,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实验进一步证明生成的是氢氧化钠。
【答案】可燃物 放出 温度达到着火点 氧气 反应放热,使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 变红 红色褪去 充分反应
【解析】
1【猜想】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燃物、达到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分析解答;
2【实验与探究】
(1)根据氧气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2)根据导管口冒出气体的原因进行分析;
3【拓展与交流】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2)根据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来分析;根据中和反应的探究方法来分析。
1【猜想】脱脂棉是可燃物,脱脂棉燃烧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温度达到了脱脂棉的着火点;故填:可燃物;放出;温度达到着火点;
2【实验探究】
(1)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具有助燃性,是氧气;故填:氧气;
(2)导管口冒出气泡,可能生成了气体,也可能气体的温度升高,通过分析没有生成气体,只能是锥形瓶中的气体温度升高,故可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故填:反应放热,使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3【拓展与交流】
(1)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不可能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故不可能生成碳酸钠;故填: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
(2)小新的猜想正确,说明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小华又向上述滴加了酚酞溶液的液体里逐滴滴加稀盐酸,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到红色慢慢褪去,进一步证明生成的是氢氧化钠;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使反应充分反应;故填:变红;红色褪去;充分反应。
【题目】探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实验中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最佳质量比。实验中采用如图实验装置,取20g氯酸钾,分成10等份,每份2g,分别装入10支试管中。在10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分别测量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在不同质量比时,生成200mL氧气所消耗的时间。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二氧化锰质量(g) | 0.1 | 0.2 | 0.33 | 0.4 | 0.5 | 0.66 | 1 | 1.3 | 2 | 3 |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 | 1:20 | 1:10 | 1:6 | 1:5 | 1:4 | 1:3 | 1:2 | 2:3 | 1:1 | 3:2 |
生成200mL氧气时间(秒) | 235 | 186 | 162 | 147 | 133 | 117 | 143 | 160 | 211 | 244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收集一定体积的氧气采用的实验方法利用了氧气_____的性质。收集气体前集气瓶内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_____(填“有”或“没有”)影响。
(2)分析上述数据,你认为利用此法制氧气时,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最佳质量比为_____。
(3)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更好。请写出前者的两个优点:①_____;②_____。
【题目】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 B.常温下,稀释KOH 溶液 | C.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 D.将铁钉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 |
A. A B. B C. C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