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8三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与高中历史教材的关系,根据其设问和答案来看,可以用“紧扣、概括、拓展、升华、游离”这五个词十个字概括。下以2006-2008三年全国卷I为例说明。

表三:2006年全国卷Ⅰ知识考查与教材的关系

统计:“紧扣”教材12道题次,占题量的85.7%;“概括”教材3道题次,占题量的21.4%;“拓展”教材7道题次,占题量的50%;“升华”教材2道题次,占题量的14.3%;“游离”教材1道题次,占题量的7.1%。

表四:2007年全国卷Ⅰ知识考查与教材的关系

统计:“紧扣”教材4道题次,占题量的28.8%;“拓展”教材6道题次,占题量的42.9%;“升华”教材6道题次,占题量的42.9%。

表五:2008年全国卷Ⅰ知识考查与教材的关系

统计:“紧扣”教材1题次,占题量7.1%;“拓展”教材10题次,占题量69.4%;“升华”教材5题次,占题量35.7%;“游离”教材2题次,占题量14.3%。

说明:表五中将12、2008年第12题仍然作为历史题计算,所以,总题仍然为14道题(陕西等省是作为历史试题计算的)。

表六:2006-2008全国高考卷I历史试题与教材的关系统计

项目
 
考年
紧扣
概括
拓展
升华
游离
题次
%
题次
%
题次
%
题次
%
题次
%
2006
12
85.7
3
21.4
7
50
2
14.3
1
7.1
2007
4
28.8
 
 
6
42.9
6
42.9
 
 
2008
1
7.7
 
 
10
76.9
5
38.5
2
15.4
合计
17
48.6
3
8.6
22
62.9
13
37.1
3
8.6

说明:表六中将12、2008年第12题未作为历史题计算,所以,2008年总題量只有13道題,2006-2008三年的总題量只按35道題计算。

“紧扣”教材的试题,就是试题的题干、题枝和答案,都是直接出自教材,即“照搬”教材的试题。这样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或者说学生的“背书”能力。通过上表可知,近三年来,“紧扣”教材的试题是逐年减少,且减少的速率较快,从2006年的12个题次锐减到2008年的1个题次。由此,可以说,现今的高考复习仅仅让学生背书是不够的。

“概括”教材的试题,即答案存在于教材之中但必须通过概括才能完成的试题。这一答案,一不能集中地直接地“照搬”教材上的文字表述,二不能直接摘抄试题材料。如2006年全国卷I的第16题,“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就不是教材上的直接文字表述,而是对教材上关于“巴黎公社”革命措施表述的直接概括。2006年全国卷I的第37题的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要求的是直接概括材料,而这段材料本身则是对教材所述这段“从分散到整合”历史的“还原”;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直接要求的就是概括教材,但不可能集中地直接地在教材中找到答案(其答案之中有“游离”的问题,下文将专门谈到)。这样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或者说把书读“薄”的能力。根据上表可知,近三年考查概括能力的试题较少,07、08两年单纯考查概括能力的试题没有。从命题人“反猜题”的角度说,从概括能力是人类重要的高级思维能力之一的角度说,命题人是不可能彻底放弃对这一能力考查的,所以,这类试题在09年的高考中也许会出现。当然,如若在09的高考试题中真正出现时,也许不仅仅只要求概括教材之所述,还可能要求对某几段历史材料进行概括。总之,我们不能放弃对这类试题的复习与训练。

“拓展”教材的试题,即试题知识,或者设问要求,在教材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知识或认识层次的试题。如2007年高考卷I第12题,教材上有“汉武帝”这一知识,但并没有说是刘彻的谥号;教材上有“唐太宗”这一知识,但并没有说是李世民的庙号;等等。但本试题则要求考生对什么是谥号、什么是庙号、什么是年号有准确的了解。拓展式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拓展、推理能力,或者说把书读“厚”的能力。根据上表可知,近三年高考考查拓展能力的试题是最多的。所以,对这一能力的教学,应该成为我们高考复习中的重点目标。

“升华”教材的试题,即对教材上的某一知识,通过试题提供的新情景,让考生得出有别于教材结论的试题;或者通过试题所下的新结论,让考生与教材上的这一知识联系起来的试题。如2007年高考卷I第13题,陈寅恪说“武周代李唐”是“社会革命”的结论,与教材所述武周之时“扶植庶族,抑制士族”的措施联系起来所出之题,就属于后者;第17题关于“民教冲突”在1884、1898、1900三个年份最多,则反映了“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凸显”,则是属于前者。这类试题,是“拓展”试题的进一步发展,较之于“拓展”型试题,对教材本身知识的依赖较少,教材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起着背景作用。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升华”教材的试题比例都很大。因为这类试题对教材知识依赖少,学生解答的难度大、失分多,抓住这类试题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应该说是我们第二轮复习中赢得高考,比对手多得分的关键。

“游离”教材的试题,即脱离教材、脱离材料的试题。这类试题,主要反映在它的答案上。这类试题的答案,通过教材提供的知识,通过试题提供的材料,都不能作答。这类试题,实际上是失败之题。如2006年高考卷I第37题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答案中的“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这一答案,一是在教材上没有这一知识,就设问而言,也无法从教材中“升华”出这一结论;二是试题的材料也没有提供相应的知识,考生就此也是无法得出这一结论的。所以,这是个考生无法做出来的答案。这种既脱离教材,又脱离材料,考生无法做出来的试题,我姑望称之为“游离”型试题。这一答案,不仅使本题成了“游离”之题,且这一答案本身也欠准确。这一答案告诉我们:原中原的汉文化中没有“刚劲、豪爽、活泼”的色彩,这显然不符合历史真实。2008年高考卷I第15题,梁启超关于“科学万能说”的评价与“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的工具”相联系的答案、第37题第3问中“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的答案,都属于“游离”类型的试题。这类试题,在近三年高考中出现的具体原因我们不知道,但确实不应该出现。作为应试,对这类试题,考生只有依靠解题技巧了。下以2008年高考卷I第15题为例具体谈谈“游离”型选择题解答技巧的应用。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此题题干告诉我们的信息有:1920年、梁启超“欧游”、梁启超本人对“科学万能说”的否定态度。此题题枝A项说的是中国、B项说的是科技水平高、C项说的是科技成为世界大战工具、D项说的是科技发展速度减缓。因为题干的三个信息与题枝的各选项确实都难以对应,很难准确判断梁启超针对“科学万能说”为什么能得出“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了的结论,所以此题按正常的逻辑关系,无法作答,只能靠“猜”。如何“猜”?因为科技“从前”也没有在中国“猖獗”过,所以现在就谈不上受“阻碍”的问题,因此A项要排除;因为科技“发展水平高”与科技“不能”“猖獗”没有因果关系,且在本质上是相矛盾的,所以B项要排除;根据自己的历史知识,我们知道科技的发展速度在1920年前后并没有减缓,而正在加速发展,其本身违背了历史事实,所以D项也应被排除;如此,只好选C项了。选C项的确又没有什么道理,因为逻辑上无法将梁启超的这句话与一战联系起来,因为科技本身不存在所谓的"猖獗"问题;最有可能“联系”的是“一战”的帝国主义性质与“猖獗”一词的贬义性质,这种“联系”当然不是逻辑联系,所以是不可靠的联系。虽然是不可靠的联系,也得“联系”,不然,就没得选了。所以,此题要想得分,只能依靠“排除法”这一解题技巧的运用,运用这一技巧以填上“最拿不准要被排除的选项”。

此题之所以成了“游离"之题,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因为题干所给的材料不充分所致,即梁启超由此说的依据没有提供充分;其次,题干中梁启超对“科学万能说”的否定态度,题枝的四个选项都能说明,即科学不是万能的。所以,考生无法作出准确选择。如此,只能借助于上述的“排队法”。正因为如此,虽然本题的ABD三项其实没有干扰性,但全省得分仍然较低,均分只有1.73,难度仍然达到了0.43。

2.统整多种历史观

一是尝试用各种历史观去分析、研究同一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多角度地看待历史的思想意识和思维能力。历史是内容极其丰富且相互联系的多面体。“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观察到历史发展的多个侧面及其线索。如关于中国近代史,从政治史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史确以救国与革命为主要线索,“革命史观”是言之成理的学术观点。如果从社会史的角度,从器物层面到思想文化乃至制度层面,近代中国确实经历着一个由古代向现代的转型过程,这便是“现代化史观”的看法(王也扬《革命史观与现代化史观并不对立》/《北京日报》2008.4.1)。

二是明确多种历史观的共同价值追求:帮助今天的我们理解人类文明的成果以及走向未来的启示。学习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演变历史,应该明白的核心价值就是“平等、自由、民主、法治”;学习人类经济文明的发展演变历史,应该明白的核心价值就是“社会公平、整体效率、持续发展”;学习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演变历史,应该明白的核心价值就是“宽容、尊重、欣赏、开放”。这些核心价值,应该成为我们的教学和备考的基本追求。

鉴于上述论证,我们的高考复习,特别是在第二轮以某些专题或重点为其复习的基本内容之时,一是应该用某一具体的历史观去编拟相应的历史试题,让学生进行适应性训练;二是应该用上述“核心价值”作为“题魂”去组织专题复习、作为“题眼”去编拟训练试题。

下面摘录几道自编试题,仅供参考。

新例1:在2008年的美国大选中,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议论的热门话题。黑人当选为美国总统最早可能出现在(D)

A.1787年宪法颁布之后

B.1789年宪法修正案颁布之后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之后

D.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民权运动之后

新例2:面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凯恩斯要求政府成为“看得见的手”,其含义是(A)

A.政府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  B.政府要实行垄断政策

C.政府要干预企业主的自由  D.政府应该保障社会秩序

新例3:

每年的4月22日被确定为“世界地球日”,其源自于1970年4月22日美国2000万民众旨在唤起众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对资源合理利用的意识的大游行和集会。对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①美国政府支持群众的游行和集会②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恶果③“世界环境日”的确定是人类理性的又一次觉醒④“世界地球日”与“可持续发展”两个概念在本质上是相近的(D)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新例4:

日本学者儿岛献吉郎在其著作《诸子百家考》中说:“就全世界观之……,孔子之声望,已与释迦、基督颉颃。故予又曰孔子为世界之大圣人也”。孔子获得“世界大圣人”地位的主要原因是(C)

A.孔子一生历尽坎坷而不气馁的坚强意志 

B.办学成功使自己的学说得以后继传播

C.孔子的学说适应了后世人们的精神需求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国家强化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高考试题与教材的五种关系

1.坚持唯物史观的主导地位

一是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历史课程的性质“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的一门基础课程”,课程目标是“通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学习,……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等。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其命题的指导必然要与上述规定一致,将唯物史观作为自己的主导。近年的高考虽然广泛吸收了新近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在命题过程中运用了多种历史观,但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唯物史观,而且,针对实现社会的情况,有时还会有意加强。如2006年的高考试题,“列强侵华史”在2套试卷中占了4题达26分,“国际共运史”在2套试卷中占了7题达28分。如此之大的比例,就可能是针对当时“袁伟时《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事件”(主要是否定了义和团的历史地位)和“上海教科书事件”(主要是减少了重大革命事件和毛泽东活动的篇幅)而有意为之的结果。而2008年高考历史卷II的第22题:“韩国建立后,仿效欧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迟缓。20世纪60年代初,军人集团执掌政权,实行威权政治,经济高速发展。进入90年代后,韩国确立了政党政治。这反映出在韩国A.只有威权政治才能干预经济 B.欧美式政治体制不适合发展经济 C.经济发展与推行政党政治必须同步 D.民主体制的确立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更是直接考查了唯物史观中一个重要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二是唯物史观在其自身的历史发展中,随着时代的变化,形成了多种“版本”,有原本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后有斯大林的唯物史观,再后有毛泽东的唯物史观等。而“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在相当程度上就是对斯大林、毛泽东的唯物史观作了修正和发展的唯物史观。它在坚持“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核心的”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更强调“同一性质和水平的生产力可能与几种不同的生产关系相适应”、“非经济因素对历史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等(黄牧航《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中史参》2008.3)。

鉴于上述论证,我们的高考复习,特别是在第二轮以某些专题或重点为其复习的基本内容之时,仍然要运用唯物史观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或思想作观照,作为分析、归纳某些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理论依据。

3.用“全球史观”指导的命题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二战后,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全球史观”兴起,成为研究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学派。在中国,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已故著名史学家吴于廑先生。吴先生指出,世界历史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模和广度。吴先生的观点表明,整体世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世界历史纵向发展的产物和结果。因此,完全可以把整体世界纳入到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之中去。换言之,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表现。(这样的观点对于高考备考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完全有可能成为某一试题的题眼或题魂)“全球史观”的直接作用是,冲破了西方以兰克为代表的“西欧中心论”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当今整体世界的发展首先表现在经济的全球化,其次是国际政治中的民主化趋势,再次是不同文化越出民族范围的接触交流与相互吸收融合,最后是关于人类自身发展的资源、环境、战争与和平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各国共同协商解决。(这四个“作用”从备考的角度,都要引起高度注意,即我们若从“全球史观”角度编拟一个试题,其题意的价值应该从这四个方面的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体现出来).“全球史观”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也占有一定的份额。

例7:2007年全国高考卷Ⅱ第23题: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此题是直接用"全球史观"的概念命题,考查考生(实际上备考教师)对这一史观的了解情况.

例8:2007年全国高考卷Ⅱ第40题: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到16世纪中叶,玉米被引入佛得角和西非,17世纪80年代在黄金海岸和达荷美之间的地区得到广泛种植,17世纪末18世纪初传入南欧地区。

16世纪中叶玉米传入中国,清嘉庆年间大面积种植,到鸦片战争前已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引种而居杂粮之首。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

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摘编自《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概括玉米在200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历史背景。(5分)

(2)历史学家为什么说玉米在世界的传播“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5分)

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那样高。(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种植玉米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10分)

这题一反常规的做法,不是从欧洲工业化的影响,即“近代化的影响”或“现代化史观”角度入手,而是从美洲农业在哥伦布西航后的影响,即“全球史观”角度入手,从上述“全球史观”的“四大作用”的第一大作用的角度命题。“欧洲中心论”在此没有了地位,若从“现代化史观”角度入手,必然是“欧洲中心”。此题所体现导向很值得我们备考老师注意.

近年来的高考,正处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之中。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改些什么?首先所改的是课程理念,或者说课程思想、课程价值。就历史学科来说,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当前的社会,知道世界发展的潮流,从而感悟人生的意义、明确个体的责任”(黄牧航《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中史参》2008.3)。如何做到这一点?首要地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运用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是什么呢?最基本的是对传统史学观的修正与发展,以及新的史学观的建立。本轮中学历史新课改中,运用了哪些史学观呢?最基本的仍然是唯物史观,但是,较之传统的只讲革命的“革命史观”的唯物史观,是丰富了很多的唯物史观,具体而论就是“现代化史观”的唯物史观、“全球史观”的唯物史观和“文明史观”。既然作为历史研究的史观都发生了变化,而为大学选拔人才的高考历史命题的思想指导当然也会相应变化,即以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等作为高考历史命题的指导思想。

所谓“史观”,就是关于人类历史运行的总体看法。

1.用“现代化史观”指导的命题

“现代化史观”就是运用“现代化”的总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在我国,现代化史观的创立者是已故著名史学家罗荣渠先生。罗先生指出: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是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引起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95页)。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从现代化的视角所编拟的试题,是最多的。仅从"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这一经济史的角度统计,在2006──2008三年全国卷Ⅰ、卷Ⅱ共计的84个试题中,就占了23个题,比例达到了27.4%。

例1:2006年全国高考卷I的第39题:

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图9表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民族独立和富强的新时代。自20世纪70年代未以来,中国从实际出发,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1)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特点。(6分)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帮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泊纵横。

──郑观应《盛世危言》

上海在鸦片战争前是清朝一千三百多个县中的一个普通县城,1843年被辟为通商口岸。据《上海县续志》记载,光绪年间,“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通商口岸的开放对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14分)

例2:2007年全国高考卷I的第23题:《欧洲经济史》描述了18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某些地区出现的现象,“贵族的炫耀生活,受到财富日益增长的资产阶级的仿效,甚至受到挑战。虽然他们有时被人轻蔑地说成是‘暴发户’,但是,他们的购买力形成了他们自己竞相仿效的基础”。这段描述说明(A)

A.工业革命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

B.启蒙思想的传播消除了人们的等级观念

C.政治革命使封建贵族告别了昔日生活

D.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物价相对低廉

例3:2008年全国卷I的第19题: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A)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0  329480  329488  329494  329498  329504  329506  329510  329516  329518  329524  329530  329534  329536  329540  329546  329548  329554  329558  329560  329564  329566  329570  329572  329574  329575  329576  329578  329579  329580  329582  329584  329588  329590  329594  329596  329600  329606  329608  329614  329618  329620  329624  329630  329636  329638  329644  329648  329650  329656  329660  329666  329674  44734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