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6-2008三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与高中历史教材的关系.根据其设问和答案来看.可以用“紧扣.概括.拓展.升华.游离 这五个词十个字概括.下以2006-2008三年全国卷I为例说明. 表三:2006年全国卷Ⅰ知识考查与教材的关系 统计:“紧扣 教材12道题次.占题量的85.7%,“概括 教材3道题次.占题量的21.4%,“拓展 教材7道题次.占题量的50%,“升华 教材2道题次.占题量的14.3%,“游离 教材1道题次.占题量的7.1%. 表四:2007年全国卷Ⅰ知识考查与教材的关系 统计:“紧扣 教材4道题次.占题量的28.8%,“拓展 教材6道题次.占题量的42.9%,“升华 教材6道题次.占题量的42.9%. 表五:2008年全国卷Ⅰ知识考查与教材的关系 统计:“紧扣 教材1题次.占题量7.1%,“拓展 教材10题次.占题量69.4%,“升华 教材5题次.占题量35.7%,“游离 教材2题次.占题量14.3%. 说明:表五中将12.2008年第12题仍然作为历史题计算.所以.总题仍然为14道题(陕西等省是作为历史试题计算的). 表六:2006-2008全国高考卷I历史试题与教材的关系统计 项目 考年 紧扣 概括 拓展 升华 游离 题次 % 题次 % 题次 % 题次 % 题次 % 2006 12 85.7 3 21.4 7 50 2 14.3 1 7.1 2007 4 28.8 6 42.9 6 42.9 2008 1 7.7 10 76.9 5 38.5 2 15.4 合计 17 48.6 3 8.6 22 62.9 13 37.1 3 8.6 说明:表六中将12.2008年第12题未作为历史题计算.所以.2008年总題量只有13道題.2006-2008三年的总題量只按35道題计算. “紧扣 教材的试题.就是试题的题干.题枝和答案.都是直接出自教材.即“照搬 教材的试题.这样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或者说学生的“背书 能力.通过上表可知.近三年来.“紧扣 教材的试题是逐年减少.且减少的速率较快.从2006年的12个题次锐减到2008年的1个题次.由此.可以说.现今的高考复习仅仅让学生背书是不够的. “概括 教材的试题.即答案存在于教材之中但必须通过概括才能完成的试题.这一答案.一不能集中地直接地“照搬 教材上的文字表述.二不能直接摘抄试题材料.如2006年全国卷I的第16题.“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 .就不是教材上的直接文字表述.而是对教材上关于“巴黎公社 革命措施表述的直接概括.2006年全国卷I的第37题的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 .要求的是直接概括材料.而这段材料本身则是对教材所述这段“从分散到整合 历史的“还原 ,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直接要求的就是概括教材.但不可能集中地直接地在教材中找到答案(其答案之中有“游离 的问题.下文将专门谈到).这样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或者说把书读“薄 的能力.根据上表可知.近三年考查概括能力的试题较少.07.08两年单纯考查概括能力的试题没有.从命题人“反猜题 的角度说.从概括能力是人类重要的高级思维能力之一的角度说.命题人是不可能彻底放弃对这一能力考查的.所以.这类试题在09年的高考中也许会出现.当然.如若在09的高考试题中真正出现时.也许不仅仅只要求概括教材之所述.还可能要求对某几段历史材料进行概括.总之.我们不能放弃对这类试题的复习与训练. “拓展 教材的试题.即试题知识.或者设问要求.在教材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知识或认识层次的试题.如2007年高考卷I第12题.教材上有“汉武帝 这一知识.但并没有说是刘彻的谥号,教材上有“唐太宗 这一知识.但并没有说是李世民的庙号,等等.但本试题则要求考生对什么是谥号.什么是庙号.什么是年号有准确的了解.拓展式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拓展.推理能力.或者说把书读“厚 的能力.根据上表可知.近三年高考考查拓展能力的试题是最多的.所以.对这一能力的教学.应该成为我们高考复习中的重点目标. “升华 教材的试题.即对教材上的某一知识.通过试题提供的新情景.让考生得出有别于教材结论的试题,或者通过试题所下的新结论.让考生与教材上的这一知识联系起来的试题.如2007年高考卷I第13题.陈寅恪说“武周代李唐 是“社会革命 的结论.与教材所述武周之时“扶植庶族.抑制士族 的措施联系起来所出之题.就属于后者,第17题关于“民教冲突 在1884.1898.1900三个年份最多.则反映了“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凸显 .则是属于前者.这类试题.是“拓展 试题的进一步发展.较之于“拓展 型试题.对教材本身知识的依赖较少.教材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起着背景作用.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升华 教材的试题比例都很大.因为这类试题对教材知识依赖少.学生解答的难度大.失分多.抓住这类试题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应该说是我们第二轮复习中赢得高考.比对手多得分的关键. “游离 教材的试题.即脱离教材.脱离材料的试题.这类试题.主要反映在它的答案上.这类试题的答案.通过教材提供的知识.通过试题提供的材料.都不能作答.这类试题.实际上是失败之题.如2006年高考卷I第37题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答案中的“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这一答案.一是在教材上没有这一知识.就设问而言.也无法从教材中“升华 出这一结论,二是试题的材料也没有提供相应的知识.考生就此也是无法得出这一结论的.所以.这是个考生无法做出来的答案.这种既脱离教材.又脱离材料.考生无法做出来的试题.我姑望称之为“游离 型试题.这一答案.不仅使本题成了“游离 之题.且这一答案本身也欠准确.这一答案告诉我们:原中原的汉文化中没有“刚劲.豪爽.活泼 的色彩.这显然不符合历史真实.2008年高考卷I第15题.梁启超关于“科学万能说 的评价与“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的工具 相联系的答案.第37题第3问中“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 的答案.都属于“游离 类型的试题.这类试题.在近三年高考中出现的具体原因我们不知道.但确实不应该出现.作为应试.对这类试题.考生只有依靠解题技巧了.下以2008年高考卷I第15题为例具体谈谈“游离 型选择题解答技巧的应用. 1920年.梁启超在中谈到“科学万能说 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 .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此题题干告诉我们的信息有:1920年.梁启超“欧游 .梁启超本人对“科学万能说 的否定态度.此题题枝A项说的是中国.B项说的是科技水平高.C项说的是科技成为世界大战工具.D项说的是科技发展速度减缓.因为题干的三个信息与题枝的各选项确实都难以对应.很难准确判断梁启超针对“科学万能说 为什么能得出“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了的结论.所以此题按正常的逻辑关系.无法作答.只能靠“猜 .如何“猜 ?因为科技“从前 也没有在中国“猖獗 过.所以现在就谈不上受“阻碍 的问题.因此A项要排除,因为科技“发展水平高 与科技“不能 “猖獗 没有因果关系.且在本质上是相矛盾的.所以B项要排除,根据自己的历史知识.我们知道科技的发展速度在1920年前后并没有减缓.而正在加速发展.其本身违背了历史事实.所以D项也应被排除,如此.只好选C项了.选C项的确又没有什么道理.因为逻辑上无法将梁启超的这句话与一战联系起来.因为科技本身不存在所谓的"猖獗"问题,最有可能“联系 的是“一战 的帝国主义性质与“猖獗 一词的贬义性质.这种“联系 当然不是逻辑联系.所以是不可靠的联系.虽然是不可靠的联系.也得“联系 .不然.就没得选了.所以.此题要想得分.只能依靠“排除法 这一解题技巧的运用.运用这一技巧以填上“最拿不准要被排除的选项 . 此题之所以成了“游离"之题.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因为题干所给的材料不充分所致.即梁启超由此说的依据没有提供充分,其次.题干中梁启超对“科学万能说 的否定态度.题枝的四个选项都能说明.即科学不是万能的.所以.考生无法作出准确选择.如此.只能借助于上述的“排队法 .正因为如此.虽然本题的ABD三项其实没有干扰性.但全省得分仍然较低.均分只有1.73.难度仍然达到了0.43.
网址:http://m.1010jiajiao.com/timu3_id_3295779[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