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下列有关水盐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则返盐
B.高温必淋盐
C.干旱高温必返盐
D.干旱低温则返盐
解析 水盐运动与温度、干湿都有关系。高温不一定返盐,也不一定淋盐,干旱低温(冬季)盐分相对稳定。
答案 C
17.黄淮海平原和南疆棉花种植存在的共同的生态问题是()
A.沙质土壤
B.都属暖温带,光照不足
C.盐碱化现象严重
D.旱涝严重
解析 此题强调两地共同的生态问题。A、B、D是自然环境特征;两地蒸发都较强,若排灌不当,都可能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
读下图,回答15-16题。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构成图
15.黄淮海平原的中、低产田中,占土地面积比重最大的是()
A.干旱缺水土地
B.低洼易涝土地
C.盐碱化土地
D.土质过砂土地
16.盐碱化土地治理的措施应是()
A.植树造林,发展林业
B.挖沟排水,减少脱盐
C.排灌结合,有灌有排
D.建立“鱼塘-台田”模式
解析 从扇形图中信息和教材内容可知,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中面积最广,占中、低产田面积比重最大的是干旱缺水土地,占36?27%,其次是低洼易涝和盐碱化土地。
答案 15.C 16.C
下图为“我国某地土地利用的结构图”。据图判断13-14题。
13.该区可能位于()
A.两广丘陵 B.山东丘陵
C.辽东丘陵 D.太行山区
解析 从柑橘林、毛竹可推断此区应位于江南。
答案 A
14.关于该区农业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
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D.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
解析 由于季风活动的不稳定性,伴随有多种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如春季的低温阴雨、盛夏的伏旱都对农业生产不利,故B错。红壤是低产土壤,有机质含量少,故C错。D是劣势,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南方丘陵山区建立立体农业体系,下列因素与此无关的是()
A.土地类型结构 B.人均耕地
C.劳动力素质 D.生态环境
解析 南方低山丘陵区建立立体农业体系与当地土地类型多样、人均耕地少和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
11.南方丘陵山区进行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首要目的是()
A.转移剩余劳动力
B.保护生态环境
C.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
D.缓解人地关系矛盾
解析 南方丘陵山区进行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首要目的是充分和合理利用低山丘陵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10.针对南方丘陵山区的特点,农业宜发展()
A.台田-鱼塘农业 B.立体农业
C.精耕细作 D.畜牧业
解析 南方低山丘陵区走立体农业道路是由这一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决定的。丘陵山地多,立体农业能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发展立体农业,可把大量闲置的劳动力转移到林、牧和多种经营中去;生态脆弱,发展立体农业有利于改善环境,建立良性生态循环。
答案 B
9.南方不少地区生态环境全面恶化,其人为原因是()
A.由于农村薪柴资源匮乏,许多地方出现了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
B.有些丘陵地区土壤多发育在丘陵坡脚、河谷及山间盆地中
C.其土壤质地疏松
D.降水集中,沟蚀、片蚀普遍
解析 南方低山丘陵区的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如由于能源短缺,尤其是农村薪柴资源的匮乏,许多地方出现了乱砍滥伐、强取耕地和薪柴的局面,导致本区水土流失严重。注意此题强调的是人为原因。
8.关于黄淮海平原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临渤海、黄海,属海洋性季风气候
B.由资料可知,以禹城为例,年降水量可达700毫米,属湿润地区
C.具有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D.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
解析 本题考查黄淮海平原的气候特点,为温带季风气候区,不是海洋性气候,A错;禹城是半湿润区,B错;D选项不是气候特点。
7.黄淮海平原今后农业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扩大新垦耕地面积
B.挖掘现有耕地生产潜力
C.扩大灌溉面积
D.治理风沙危害
解析 黄淮海平原为中、低产田,发展需解决的问题是提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