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黄河之害在于“缺水多沙”。黄河小浪底水库进行了多次调沙调水实验,并获得成功。
3.调水调沙实验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搬运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4.下列方法和措施中,有利于解决黄河下游“缺水多沙”问题的是
A.加快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的速度
B.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C.遏制北方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D.在黄河源头推广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和储集工程
(三)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户外登山运动,使许多登山爱好者学会了判读简易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现有两组队员在此活动。
5.
甲组队员准备在图示地区宿营,为避免突发的山洪,你认为在①②③④四地中,最不适宜宿营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
若乙组队员已经宿营在图中最高山顶处,为了可以互相观测到对方,从安全角度考虑,甲组应该把宿营地选择在图示四地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7.
甲乙两个宿营地的相对高度和方位是
A.370米,甲在乙的西北面
B.420米,甲在乙的东南面
C.370米,甲在乙的东南面
D.420米,甲在乙的南面
(四)右图是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部和下部悬垂纸片A、B(如图所示)。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
8.该实验模拟的是
A.大气热力环流 B.大气温室效应 C.地壳物质循环 D.海陆间水循环
9.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两纸条的偏动方向是
A.A、B都向左偏
B.A向左偏、B向右偏
C.A、B都向右偏
D.A向右偏、B向左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