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酸雨形成的机理很复杂,影响其形成的因素也很多,除大气污染程度外,还与大气和降水、土壤地带性差异以及大气的缓冲能力等因素有关。表11-1是不同国家和地区雨水酸度与酸碱成分。
表11-1
地点 |
酸度 |
酸性物质(ppm) |
碱性物质(ppm) |
||
PH |
SO42- |
NO3- |
Ca2+ |
NH4+ |
|
重庆 |
4.12 |
13.29 |
1.39 |
1.53 |
1.21 |
北京 |
6-7 |
13.11 |
3.12 |
3.63 |
2.54 |
瑞典 |
4.3 |
3.4 |
1.9 |
0.28 |
0.56 |
美国 |
3.92 |
6.0 |
2.4 |
3.30 |
0.20 |
下面是根据表中数据所作的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由于北方地区的土壤一般都是偏碱性,空气的尘粒主要来自土壤,大气中较多的碱性物质中和了酸性物质,所以北京地区酸雨相对较少
B.重庆与北京相比较,SO2和NO2的排放总量相差不多,但雨水的pH值却远低于北京地区,其原因可能是与西南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土壤偏酸性有关
C.在我国排放的工业废气中,SO2排放量远远大于NO2的排放量,所以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理酸雨的措施中,最主要的是要控制SO2的排放量
D.我国北京SO2和NO2的排放量比美国和瑞典分别高近4倍和2倍,但从总体情况分析,美国和瑞典的雨水pH值比我国低得多,原因可能与这些国家在废气的处理过程中过多地去除了Ca2+和NH4+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