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5分)友情提醒:解本题所用的部分盐的溶解性表见第19题。硫酸钡、氯化银都是不溶于水和稀硝酸
的白色沉淀。
随意丢弃废旧干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而废旧干电池中的许多物质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下面是某
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废旧干电池的过程,请帮助他们完成相应的报告:
[提出问题] 废旧干电池的组成物质有什么?
[探究活动1] 电池中含有的材料有哪些?请各举一例:金属 ;非金
属 ;氧化物 ;……
[探究活动2] 电池内白色糊状物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猜想1] 甲同学在剥开电池锌壳时,闻到一股淡淡的刺激性气味,因此,电池的白色糊状物中含有NH4+。
[设计方案1] 取少量白色糊状物与NaOH固体混合置于试管中,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
口,观察到试纸变蓝,证明上述猜想正确。
[猜想2] 乙同学认为可能含有OH-、CO32-、Cl-、SO42-中的一种或几种,并需检验白色糊状物。
[设计方案2] 为了验证猜想2,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表格中相应内容。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相应的结论 |
1.取样。溶于适量的水,静置,过滤。取少量滤液于一支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
石蕊试液不变蓝色 |
|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稍过量的稀硝酸。 |
无明显现象 |
没有 存在 |
3.再向第2步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少量的
溶液 |
|
没有SO42-存在 |
4.向第3步所得溶液中再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有 存在 |
5.取白色糊状物,滴加少量碘溶液 |
有蓝色出现 |
有 存在 |
[结论]电池内白色糊状物主要是由 (填一种盐的化学式)和 两种物质混合而成。
[交流与讨论] 通过探究,你认为电池内的白色糊状物有无回收价值? ;理由是 。
[探究活动3] 利用回收的废旧电池制取ZnSO4晶体。
[实验步骤](根据流程提示,填写空格内的内容。)
将锌皮放入烧杯中
化学方程式:
(填一种实验操作名称)
加热,蒸发,晾干
[数据处理]丙同学测量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
废电池1个 |
蒸发皿 |
蒸发皿+ZnSO4溶液 |
蒸发皿+ZnSO4晶体 |
质量/g |
80 |
46.5 |
225.5 |
62.6 |
回收过程中得到ZnSO4晶体的质量为 g。
27.(3分)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实验 内容 |
熄灭酒精灯 |
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数 |
加热液体药品 |
实验 操作图 |
![]() |
![]() |
![]() |
序号 |
A |
B |
C |
上表的实验操作图中各有一处错误,将造成不良后果,请指出各实验操作图的错误并回答其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填在下面的空格内:
(1)A: 。
(2)B: 。
(3)C: 。
23.(5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H 氢 |
|
2 He 氦 |
||||||
3 Li 锂 |
4 Be 铍 |
|
5 B 硼 |
6 C 碳 |
7 N 氮 |
8 O 氧 |
9 F 氟 |
10 Ne 氖 |
ll Na 钠 |
12Mg 镁 |
|
13 A1 铝 |
14 Si 硅 |
15 P 磷 |
16 S 硫 |
17 C1 氯 |
18 Ar 氩 |
19 K 钾 |
xCa 钙 |
…… |
|
|
|
|
|
|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 。
(2)分析上表可发现:每一横行元素从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此规律,可知图中x = _________。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比较F、Ne、Na、Mg 4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可知元素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填字母序号)
(4)许多元素是人体生命必需的元素,青少年缺乏钙元素易患_________(填序号)。
①甲状腺肿大 ②佝偻病 ③坏血病